不單單是「政治正確」的最佳影片--《自由之心》 | 編輯觀點 | 貝絲琪

自由之心.jpg


打敗強敵勇奪獎項 難免招致不平之聲

2014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由鬼才導演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所執導的《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贏得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三個獎項,僅次於最大贏家艾方索柯朗執導的《地心引力》(該片獲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音樂、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音效七個獎項),史提夫麥昆更因此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電影導演。

然而,其餘最佳影片的入圍者-《瞞天大佈局》、《怒海劫》、《藥命俱樂部》、《地心引力》、《雲端情人》、《內布拉斯加》、《遲來的守護者》、《華爾街之狼》部部精彩,更有幾部叫好又叫座,使得《自由之心》的脫穎而出惹來一些爭議。
無論如何,能夠入圍必然已擁有足夠的競爭力,最終獲得評審青睞並引來廣大影友討論與支持,也說明了《自由之心》確有可觀。

自由之心07.jpg


電影議題:黑奴制度夠深刻,極具競爭力

《自由之心》改編自1853年所羅門諾薩普(Solomon Northup)同名自傳小說《12 Years a Slave》,描述美國內戰前,一名自由黑人小提琴手所羅門,在華盛頓遭到設計綁架並賣至美國南部,一夕之前成為奴隸的他開始了十二年的奴隸生涯,秉持著信念最終重獲自由。

光看本片以「黑奴」為主,再搭上自傳改編這種真實的歷史劇,只要各方面不太差,幾乎就像打著安全牌拿到進入奧斯卡的門票;但相異於許多類似影片聚焦於「種族歧視」,《自由之心》探討的「奴隸制度」更加深沉而需要勇氣,已不僅僅是安全牌而已。白人主人與黑奴之間、黑奴彼此之間、主角自己本身的矛盾與掙扎求生等等,導演史提夫麥昆將議題一角赤裸裸地揭開展示給觀眾,內蘊的殘酷與悲哀,真實到令人難以忽略。

「唯有懷抱勇氣,才能突破人生逆境。」主角最後真的恢復自由人身分,讓整片化不開的沉重有了一道出口。雖然只獲得充滿無奈的一點救贖,但在黑暗後重新透出微光,也算是在絕望中重現淡淡的正向意義。

自由之心03.jpg


拍攝手法:緩慢而煎熬的長鏡頭

《自由之心》中最讓觀者感到煎熬的,定然是那一幕又一幕疼痛而真實的施暴過程。
第一位林場主人尚稱善待黑奴,第二位棉花田主人(麥克法斯賓達飾)可就直接將奴隸視作自己的所有物,恣意打罵、凌虐逞慾,一鏡到底的鞭刑持續了數分鐘尤其折磨鏡裡鏡外,一道道血淋淋的傷痕暴露在觀者面前,既壓抑又揪心。人性的利己、險惡嚴酷,奴性的卑微悲慘,以不同要角們多重呈現,強烈到令人非得置身不同角色加以深入思考。

然拍攝之中,最有問題的大概是「時間節奏」──雖然許多殘酷的畫面都拍得很細緻,卻可能反倒因此讓時間的流動顯得緩慢,看完本片竟似乎沒有煎熬了十二年的漫長之感,這也讓中文片名「自由之心」顯得較直譯的「為奴十二年」更加貼合電影主旨。

自由之心01.jpg


影片結尾:重返自由與奴役終身的無奈對比

主角所羅門重新成為自由人,令觀者壓抑緊繃了整場至此終於稍稍鬆了一口氣,卻也因此更對他和佩西的深深擁抱印象深刻,對必須留下來的她感到無限同情;呼應了此前雇主「我只能做到這邊」,所羅門同樣有無法全面幫助的苦衷。身處那樣的大環境,想做的事有其無可奈何的極限。

片中沒有英雄,所羅門上車回歸自己所屬的「階級」,但即便回家了,膚色的弱勢讓過去那十二年就這麼平白消逝,所羅門無法多為自己爭回什麼,更遑論其餘奴隸。籠罩了整片的絕望到最後只有些微透氣,引人不得不深思,並且會再度將人扯下去……

自由之心04.jpg

綜合以上,除了不太像過了十二年之外,《自由之心》在奴隸制度上探討面極廣,是夠分量獲得最佳影片的。然而本片雖然精彩且深受影友肯定,但因太過寫實殘酷,二刷機率極低--實在令人不忍再揪著心看第二遍!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