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 編輯觀點 | ALPHARD


原諒與懲罰

在上映之前,已經聽聞這部電影入圍2017年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等多項大獎。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眾多評審們都對《海邊的曼徹斯特》愛不釋手?電影在氣氛打造與場景設計似乎做了相對應的連結,一個白雪靄靄的小鎮,對映在主角身上的是純白的心與冰封的熱情。

李錢德勒(凱西艾佛列克 飾)為了逃避傷痛,離開了他成長的小鎮曼徹斯特,卻在哥哥意外過世的情況下,不得不成為自己姪子的監護人而回到這裡。為此,他必須重新建立與姪子派屈克(盧卡斯海吉斯 飾)的互動關係;也必須安穩處理哥哥的後事;最困難的則是重新面對過往這段不願觸碰的回憶。

讓人難過的往往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人與這個地方曾有過的連結。


無法承擔的責任

電影主要分為二線敘事,回憶與現在各自佔了一半的重量。不同於一般的商業片手法,《海邊的曼徹斯特》敘事平緩,將重點放在生活中的瑣事上,也因為這些小事讓李不由自主的陷入回憶,也讓觀眾順著回憶的路,清楚了解讓李性格大變的主因。凱西艾佛列克雖然飾演同一位角色,但過去和現在卻像是人格分裂般的表現熱情與冷酷,而這樣的冷酷則是來自對自己的懲罰,決心遺世孤寂的懲罰。

雖然劇情並未像一般商業電影般設計許多大起大落的橋段,但在情緒上卻似坐雲宵飛車般充滿轉折,這也是為何《海邊的曼徹斯特》如此令人著迷的原因。故事十分貼近每個普通人的日常,卻對失落與孤獨感的刻劃強而有力。當派屈克看見冰箱裡的冷凍食物時的反應;回憶裡李在警局獲釋時的反應;現實生活中李與前妻不期而遇時的反應,電影輕描淡寫對白與敘事,卻重重刻下每個人心裡頭的傷。

逃避,是電影中李與派屈克的真實反應,雖然行為不同,但都在迴避內心被挖空的傷口。


There's Nothing...

「哀莫大於心死」是令人悲傷的痛,但在李的身上卻是更深層的自我放逐。無心之過讓他失去一切,儘管身邊的親人都已經原諒,甚至走出過往,但李的心仍然停在失落的時間點。對他而言或許原諒並不是最適合他的出口,甚至希望能有人真正處罰他曾犯的錯,電影中在不同的酒吧裡滋事帶有著幾分這樣的情緒,拳頭揮舞在身上的痛似乎能讓自己的罪惡感稍稍減輕。

「失去」的意像也隱隱的在電影裡訴說著。親人的離開對李和派屈克都帶來影響,但在行為上卻呈現南轅北轍的對比。派屈克害怕孤單,父親辭世後不停的希望能在朋友、樂團、球隊、兩個女友...在友儕之間不停溜漣,尋求慰藉。電影一直到最後仍未將李的心境明確解凍,但最終叔姪互相丟球,又同船出海,似乎一切都還有機會,回到最初溫暖的象徵。

人已虛無的心,最終還是需要溫暖來補滿。



圖 / 采昌國際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