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關於語言的深縱】 | 電影短評 | SAM

 「風帶著夕陽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無數跳躍著的金眼睛攤平為暗綠的大面孔。

遠處有悲壯的笳聲。

夜的黑幕沉重地將落未落。

不知到什麼地方去過一次的風,忽然又回來了;

這回是打著鼓似的:勃侖侖,勃侖侖!

不,不單是風,有雷!風挾著雷聲!

海又動蕩,波浪跳起來,轟!轟!

在夜的海上,大風雨了!」  -<黃昏>

 

明月幾時有 (4)

 

截取自茅盾所著<黃昏>,詩句裡透露著大變革將來的細微變化描述成黃昏(日將落)希望將滅就滅之際,紛紛傳來不安的躁動,其中的「風」最像當局人,四處漂徙,不知往何處去;不明從何地來,因此《明月幾時有》像極了導演許鞍華個人的讀書報告,在這部電影裡,喜歡閱讀的觀眾會特別有感,影像之外,導演將「書」的元素、地位從形而上的象徵,聚像為實而顯的故事流動,對比往常改編自書籍以影像為主體的諸多小說電影,更對《明月幾時有》強調書的立場,表示獨厚且喜愛。

 

明月幾時有 (5)

 
文字之於書本,在影像中等同對比關係的,可解析為:語言之於電影,而碰巧,《明月幾時有》在上映之後,便存在「語言」的偏頗優劣,所以有必要再看一次主要演員名單:永瀨正敏、彭于晏、霍建華、鮑起靜、梁家輝、春夏、周迅、郭濤、王菀之。從清單看出,暫不論口音,單就語言包含:日、國、粵。
 

明月幾時有 (1)

 

日語由於角色及故事背景的許可,自始忠於永瀨正敏的原音,他原聲呈現的詩句朗誦-蘇東坡詩句,方得維持住日腔國語的時代氛圍。台灣上映的是國語版﹔香港是粵語版,不少人看完後,認為葉德嫻的表現都因國語配音而有所扣分,的確,即便未聽他人想法,葉德嫻的國語配音,有其明顯突兀的不搭,「我不認識字」-全劇重覆最多、也最富饒想像的這句,就覺得格外僵硬。不過,即使在這樣的前提下,必須說國語版或許是更好,更平衡的,因為從國語的角度能發現其中兩位演員對於語言表演的精湛-周迅、梁家輝(額外補充,彭于晏要提升的正是語言表演)

 

明月幾時有 (3)

 

周迅在戲裡一共有兩次<黃昏>的朗誦,而到了詩句:「勃侖侖,勃侖侖!」,周迅的節奏快慢都充分展現了詩句壯聲的效果,反觀粵語版中,配過音的周迅,在同個地方,就顯得拳腳難伸,跟國語版的葉德嫻,異有同調,而兩兩有傷的其況下,之所以判定國語版更平衡的關鍵有二,一:台灣演員得以原音呈現、二:梁家輝的國語。梁家輝的角色是整場最有功能性的,他是東江游擊隊於現存唯一的歷史參予者,許鞍華在剪接連動山河的畫面時,因為梁家輝,有了更真實的落腳處,而非象徵性的回憶香港與現行香港,在國語版裡頭,梁家輝的國語是不採配音的,他有點支吾卡點的國語,與他身為受訪者的身份,正好提供一個合理或者稱為天然的阻力,若換成粵語,相信將言又止的Feel不會比較不擅長的國語好,就梁家輝角色的功能性與個人的表演魅力,年度華語男配角,大抵無人能出其右了。

 

明月幾時有 (6)

 

(圖片來源:Yahoo奇摩電影)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