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代》望著天空中歲月的雲朵 | 編輯觀點 | 雨木

《年少時代》(Boyhood)
 
BH-001.jpg
 
【劇情簡介】
以家庭、同儕、兩性等數種角度,描寫一位名叫梅森的男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的成長故事。
 
BH-002.jpg
 
【想像力的迷走神經】
這是一個光陰的故事,其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格外重視時光以及時光在人身上所留下的痕跡,不僅是他以往的電影作品,《年少時代》也不例外。拍攝記錄故事主人公梅森,時間跨度達十二年,宛如一項化學實驗,以家庭、同儕、兩性等任何男孩成長過程中必定接觸的元素,加以故事化來反應其心靈上的轉變及其對世界的感知。
 
BH-003.jpg
 
《年少時代》是一部超過兩個小時(165分鐘)的劇情長片,請嘗試想像自己是一位男孩,是如何在三個象徵性的角度,逐漸認識所生活的世界?
一、家庭生活上的互動,我們不明白為什麼做,卻總是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如此經驗是否令人記憶猶新?
二、學校的團體生活,同儕或朋友間認為酷帥的、遜色的以及熱烈討論的,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是否也曾被動融入,還是自願徬徨?
三、與異性相處的時光,在期待的過程中,認識彼此迴然不同的想法,喜悅或沮喪,不由分說。
劇情與事件僅是一種包裝,透過故事裡男孩的一段歲月,成功引起觀眾「觸景生情」:無論我們來自不同的時空文化背景,都有過一段可以類比,卻又專屬於自己的年少時代。
 
BH-004.jpg
 
【幾句對白幾個念頭】
Everything? What's the point? I mean, I sure as shit don't know. Neither does anybody else, okay? We're all just winging it, you know? The good news is you're feeling stuff. And you've got to hold on to that.(所有事情的重點?我怎麼可能知道,其他人也不會知道,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好消息是你開始有感了,你應該繼續體會下去。)
男孩接近十七歲的時候所產生的疑惑,父親如此回答他。體會生活的順流與逆境,逐漸感知所在的世界,鮮少有人可以告訴我們該怎麼做的唯一答案,另一方面,當孩子心中浮出這樣的疑惑,長輩看來孩子的確長大了。
 
BH-005.jpg
 
You know how everyone'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I don't know, 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 us.(你知道人家都怎麼形容把握美好的時光?我不知道,反倒是我覺得有點像某段時光鎖住了我們)所有的電影,或多或少會出現超脫劇情關係的對白,令人產生聯想與感觸,這段話可以是成長過程中的疑惑,也可以是一輩子存在的感受,而《年少時代》這一段話非但是典型,亦呼應這部電影核心想法:引出每一位觀眾的心中,可以類比,卻又獨特的年少回憶。
 
BH-006.jpg
 
【意猶未盡再來一杯】
《年少時代》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插曲,由獨立民謠樂團〔Family of the year〕所唱奏的《Hero》,使本片企圖表達的意境,透過民謠的特色,更加生動傳神。
 
 
導演Richard LINKLATER,以往執導過《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2004)以及《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2013)相同的演員,長達十八年所呈獻的系列故事。十八年對演員來說,產生長時間的真實變化,更貼近演繹故事中十八年流轉歲月的人物變化。如今,我們可以在《年少時代》當中看見相同的創作信念,令人印象深刻的信念。
《年少時代》(Boyhood)護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