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30年後-《Back To The future》】 | 編輯觀點 | 愛貓人

距今31年前,也就是1985年時美國上映過一套十分經典的科幻喜劇-回到未來。此作在後來的日子,更推出第二、三集。而作品內容剛好就是穿梭似相距1985年的30年前和30年後,正好就是1955年和2015年。既然時間上那麼有意思,就順便回顧一下本作到底哪裡是值得一看的地方。

 

 

 

誰會想到這個黑人市長就是30年前的掃地工,又怎想得到20多年後又有一個黑人當了美國總統。

 

作品簡介一下內容,本作主角馬蒂在平淡,而又總是被壓抑的生活中,經常前往一名怪人-布朗博士的家中玩。一次,馬蒂參與了布朗博士的時間穿越實驗,在偶然之下被迫坐上了時光穿梭車,回到30年前-1955年的美國。為了回到未來,馬蒂想就著一次閃電的機會把時光機的能量存回去,但是卻在此之前,不小心把自己父母的相遇抹殺掉,到底如何是好?

 

 

 

回到你父母的年輕,或者他們真的會和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歲月對人的影響真大。

 

本作就算是以搞笑為主,整體的結構上卻是比現在很多千瘡百孔的劇情作還要完整。簡單而言,搬什麼出來,就要用什麼,而且是要對故事有幫助的,不是隨便串個場就算。本作在穿越之前,的確花了不少時間在演出男主角對於現在生活上的不滿,但同時,每一句的對白、所見的事物,也是對於中盤以後為了正常回到現在的線索。比如三十年前的閃電、父母的約會等等。這種安排當然簡單易明,看似亦無花太大的心思,但只要完整的回收、鋪陳足夠,那就已經是好看的條件。現代有一些作品會相當花心機在劇情中取巧,想方法讓觀念看不出玄機,比如說由小勞勃道尼主演的《福爾摩斯》。有時想法太過雕刻,反而讓觀眾要先悶個半場才開始看得懂,這樣的作品最多只能說半套好作品。演出成功的劇本,是時時刻刻圍繞著核心的主旨又或是故事目標來走,而觀眾也應有足夠的方法或線索跟得上。本作,就做了最簡單的示範。

 

 

 

任何一個行動也可能影響未來,就算看似是了無關係(詳情請留意第二集)。

 

更讓筆者會認為本作出色的地方,就是各種形式的扣緊「時間」這個主題。故事其一,當然是用了時光旅行中必用的因果連鎖、巨大的能量這一些方式表現,這是基本中的基本。比方說,男主角搞亂了父母相遇的方式,並重新修補這段關係。同一樣的事件,要是以不同的方法完成,結果也會有微妙的差別。時間旅行作品其中一個比較主流的話題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回到相同的時間線上。當你做了A事件,A事件就會造成永遠的影響。就算再怎樣修復,把被抹殺的B事件再現,那時候就已經是A+B事件而不再是B事件而已。男主角把父母的相遇抹殺再結合,過程當中就多出了改善父親膽小怕事的個性,結果依然是被改變。

另一層上,演出亦很扣緊「時間」。整套作品除了相當在意不用的年月日之外,對於「時間的緊迫」也相當重視。尤其是到了最後,為了要趕上閃電的那一秒的演出,接連發生意外的事而產生緊張感(先不要問那幾分鐘在電影內做了幾多十分鐘)。對於一分一秒的緊張感,透過不停發生的意外之事,讓觀眾感受一幕又一幕的高潮。就算大家也知道最後一定會大團圓結局,演出就會用那短短幾秒的畫面帶出發生的意外,讓觀眾沒法馬上思考反應,只能隨著劇中演員的演技忽喜忽憂。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意外,和簡單帶出內容的畫面、演技,是本作最讓人覺得緊張刺激的地方。

 

 

 

作為本作的31週年,筆者覺得不妨借一下本作回家回味一下,這個1985年的美國風味的電影。下集,讓我們來看看,1985年的人怎樣看2015年的現在吧。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