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7年課綱即將上路,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上週討論考招新方案,遭台灣家長擔心孩子回到20年前一「試」定終身的升學夢魘,身體力行集結至教育部前抗議。
然而天下父母心,前述的難題並非只存在於臺灣,即將於1/6上映的電影《畢業風暴》,反映當前羅馬尼亞教育、社會、生活現況,細緻描寫為人父母面對孩子升學時的困境、成長必經的掙扎、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拉扯,以及充斥在家庭生活中的妥協與不甘。
升學困難逼顯出個人與社會體制的摩擦,以《四月三週又兩天》獲坎城金棕櫚獎的羅馬尼亞名導克里斯汀穆基,以一對父女的關係揭示親密溝通的窒礙,精準詮釋莘莘學子面對僵化考制的疲乏與無助,以及為子女無私奉獻的憂愁父母心。而該片導演也再憑此片勇奪今年坎城最佳導演獎。當台灣眾人正各執己見,制度議題莫衷一是時,借鏡國外的類似情事,或許能為窒礙難行的現況迎來一絲曙光。
《畢業風暴》敘述外科醫師自幼用心栽培愛女,請來最好家教,只為讓她高中畢業出國深造。女兒終不負眾望申請到英國頂尖學府獎學金,只差通過最後兩天的畢業考,便可一帆風順踏上人生勝利組;然而大考前夕,女兒在上學途中被神祕歹徒攻擊,險遭性侵,右腕更嚴重受傷。醫師憂慮身心受創的女兒無法順利通過考試,斷送大好前程,遂大膽動用關係,四處奔走只為幫女兒「喬」到一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