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告白》-校園霸凌電影,你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 電影推薦 | 貝絲琪

sin2.jpg
(圖/YouTube)

劇情大綱:
心理學教授安藤聰的女兒加奈從教室陽台跳樓身亡,難以接受的他透過指引,從女兒的日記發現她疑似長期遭受木場咲的心理欺凌;然而漂亮的木場咲不僅聰明,更是受到師生喜愛的校園風雲人物,安藤致力迫使她認罪,卻一再誤入她設計好的陷阱之中……

sin4.jpg
(圖/YouTube)

平板的人物/虛弱的對比/無聊的結局
在《罪的告白》裡,除了蛇蠍美人木場咲與女兒死亡後開始頹廢酗酒的教授安藤聰兩位主角,周遭出現許多看似重要的角色──傾慕安藤而默默努力為他張羅飲食的女上司,與女主角帶有曖昧情愫的閨蜜,遭受女主角小圈圈排擠的邊緣人同學,三者出場畫面非常多,可惜在冗長而平淡的鋪墊之後她們終究只是路人,純粹為了映襯女主角鋒銳自信的聰慧,絲毫沒有峰迴路轉的驚奇。劇情本身更是毫無新鮮感可言,完全不若預告中「教授與美女惡魔的心理對決」,幾乎就是教授一面倒被小女生壓著打,最後沒辦法了再以「犧牲自己、訴諸媒體」的大絕招收尾……雖然也是個結局,不過實在了無新意,更遑論讓霸凌者真心悔改,對霸凌議題恐怕完全沒有助益吧!唯一可取的,就是飾演女主角的吉本實憂頗為美麗且表現中規中矩。

sin3.jpg
(圖/YouTube)

同樣是青春校園霸凌議題,臺灣在2014年由《逆光飛翔》導演張榮吉所導的《共犯》,雖然主角群多是年輕新人,但無論角色塑造或劇情線索都遠遠比這部立體、強烈多了!建議影友不如省下時間改去欣賞國片《共犯》,獲得的衝擊及視覺美感都將勝過本片。

共犯
(圖/開眼電影網)

其他日本霸凌電影之推薦選擇

霸凌問題在各種族、年齡、性別間皆有之,在成人眼中認為理當最為「單純」的校園卻其實甚為嚴重;成長路上你我或多或少都曾目睹或耳聞身邊的霸凌事件,無論是言語、肢體或如今無所不在的網路謠言,都能輕易讓個人或群體對他者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各國不乏霸凌議題之相關電影,如前述《共犯》、暴力壓抑的瑞典電影《邪惡》(Evil)、成年後重逢予以報復的美國電影《非禮勿弒》(The Gift)等等,但近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非日本的《告白》莫屬!以下並順帶介紹另兩部相關的日本電影:

1.告白(Confession)
改編自湊佳苗小說的《告白》,以類似黑澤明《羅生門》的手法,透過不同角色觀點之「告白」切面逐步導出犯罪動機,驚悚懸疑並不斷顯現出人性黑暗面,既關乎校園霸凌狀況又帶到親子議題;孩子們的惡意其實非常殘酷,怪獸家長與熱血教師也有意無意的成為引信,各種層面的矛盾、欺凌與執念壓抑到了極致之後終於爆發,最終一句「開玩笑的!」帶來滿滿嘲諷與衝擊,充分讓觀者得以在震撼的餘韻中陷入反思。上映時在臺灣掀起一波驚嘆與無數好評,是2010年票房最高的日本電影,更在日本國內外拿下無數獎項。

告白
(圖/遊戲基地)

2.所羅門的偽證(Solomon’s Perjury)
《所羅門的偽證》分作前後篇(事件/裁判),由大量素人演出並擁有不少好評。事件從一起聖誕夜的校園學生命案為始,匿名信隨即引爆校方、媒體等各界風暴;出於對大人的不信任,學生自行組成校園法庭進行數天公審,雖不具法律實質約束力卻具備了正規法治的推理調查與法庭攻防。本片的校園霸凌議題非常符合現實的糅合了教育問題、家庭暴力、嗜血媒體、民主法治,彰顯霸凌並非是單純的個人行為,最終辨明的真相稍嫌可惜的流於老套說教,但過程中幾個議題處理以及對不良少年的指責與澄清則仍是可圈可點。

所羅門的偽證.jpg
(圖/WoWoNews)

3.聽說桐島退社了(The Kirishima Thing)
出自吉田大八所導的《聽說桐島退社了》,氣氛與劇情都帶著奇幻的疏離縹緲,霸凌成分較弱而更重校園青春風暴。風雲人物桐島突然退出了排球社並銷聲匿跡,以多重視角呈現出他消失對球隊與朋友圈、甚至原本看似毫不相關的電影社社長帶來的衝擊──即便這個「桐島」在片中壓根沒有露過臉,儼然是大家心目中理想型之投射;青春期同儕之間的崇拜影響力很大,每個人內心充斥著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且都有真正想做的事情,隨著劇情慢慢從青澀失序中漸漸找到方向,「戰鬥吧!這才是我們的世界,因為我們不得不在這個世界活下去!」

聽說桐島退社了.jpg
(圖/開眼電影網)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