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情節涉及成人議題,請勿輕易嘗試與模仿。
清單中有兩名演員死於藥物過量,希斯萊傑與布蘭妮墨菲,請勿因一時好奇而深陷其中,像每部戲角色的台詞:我自我控制力很好,不會這樣。結果沒一個好下場,不要過度相信人的自制力。
以下10部影片以社會邊緣人物為主,去除掉幫派勢力及各方角力的劇情片,聚焦在藥物,尤其是海洛英、古柯鹼等硬式藥物(Hard Drug)對個體生命及其周遭所帶來的影響,每部既戲劇化又如現實,對生命都有銳利、獨特的觀點,讓人在影片結束後留下濃得化不開的沉痛。
《毒海鴛鴦》(The Panic in the Needle Park)
主演:艾爾帕西諾(Al Pacino)、琪蒂溫(Kitty Winn)
據信,艾爾帕西諾是靠著本片贏得了《教父》(The Godfather)的角色,劇本來自詹姆斯米勒斯(James Mills)的同名小說,靈感來自一張刊載在Life雜誌上,一對海洛因成癮夫妻在1965年的照片,劇情敘述藥頭Bobby在一次交易中認識了身心受創的女子,Helen,他們兩個陷入戀情,Bobby在成癮者所謂的"針頭公園"裡掙扎度日,Helen與Bobby兩人不僅感情,連藥癮也越陷越深,彼此的生命拉扯著對方。
片名叫做針頭公園的驚懼,這群聚在紐約雪曼廣場的癮君子們沒有原則、沒有規則、也幾近無所畏懼,他們只怕一件事:沒有貨源。
他們掙扎著用各種方式取得藥錢,大多是非法的,非偷即盜,女性則多是娼妓,影片建構了一個在街上的地下社會,全片沒有任何的配樂,單純用影像與對白以接近記錄片的寫實主義方式捕捉到這群邊緣人的生命,即使一切都不曾變好,他們還是殘喘著,在夾縫之中追求他們生命唯一的意義。
每部這種類型電影都會有的故事,從清白到陷入藥癮中不可自拔,像是一個沒有盡頭的試探,試探著生命可以衰敗到怎麼樣的境地,看著這對情侶從相愛到為了自身利益什麼都可以賣,也許我們每人都是如此,只是在這些人身上他們更無所顧忌、沒有底限而已。
Bobby和Helen的愛就像藥品一樣,是個不斷循環的迴圈,總是試著斷了對方的關係,但最終又走到對方身旁,貪戀又戒不掉,不論怎麼樣頃毀,都清除不掉那個癮,藥物與感情像是赫米斯(Hermes)蛇杖的雙蛇,緊緊的束著兩人在一起,"至少我們還有愛",只是徒顯淒涼。
《迷幻甜心》(Candy)
主演:希斯萊傑(Heath Ledger)、艾比柯尼施(Abbie Cornish)、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
本片從導演到演員清一色的澳洲裔,有人稱他是澳洲版的《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改編自盧克戴維斯(Luke Davies)的同名小說,劇情敘述詩人Dan與藝術學院的學生Candy兩人相戀,共築美好的未來,卻因為藥物成癮而一步步走向黯淡無光的卑劣人生。
Candy既指女主角的名字也是古柯鹼(Cocaine)的暱稱,更有著兩人關係的隱喻,毀滅但又無法自拔的甜膩。與毒海鴛鴦相比,迷幻甜心戲劇性較強,影片語彙、節奏更偏向古典主義,是一般人比較能接受的電影,但在劇情的沉重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步步沉淪是基本架構,更心痛的是讓你見識到美好與光明,再摧毀掉。
影片聚焦在兩人的關係之上,整部電影就是兩人世界,所有情侶會遭遇到的過程、階段都包含在其中,只是牽扯到藥物,讓一切變得簡單卻也同時複雜,簡單的是兩人的感情,那樣的單純無暇又摯深至致,複雜的是藥物對生活的衝擊,即便躲進了兩人構築的世界之中卻躲不掉現實。
當你能停止時,你不想,當你想停止時,你不能,這句話是迷幻甜心裡再貼切不過得註腳,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不知怎麼地總是會走向不好的結果。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試著戒掉藥癮,但總是有著各種事情讓他們瑟縮回那個單純只有享樂的世界裡,他們一路相伴到了最後才知道,如同毒海鴛鴦一樣,他們的感情就是一種毀壞、成癮性極強的藥物。
更好的生活是建築在兩個有自毀傾向的人分開的時候,藥物只是加速,讓他們提早見識到毀壞的盡頭,他們倆無法共有這成癮般的愛,醒悟了之後有的是另一種疼痛,就像戒斷症狀一樣。
《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
主演:傑瑞德萊托(Jared Leto)、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艾倫鮑絲汀(Ellen Burstyn)、馬龍偉恩斯(Marlon Wayans)
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2000年改編自休伯塞爾比(Hubert Selby, Jr.)小說的驚世之作,劇情敘述一群懷抱著美夢的一般人:想出人頭地獲得肯定的Harry、Tyrone,寂寞期望得到關注,Harry的母親Sara,有著設計師夢想不安於室的Marion,最終都染上深淵般的藥物癮,墮入無止境的噩夢裡。
如果要舉出影像超越文字的電影、懂得用影像獨有的特色說故事的話,噩夢輓歌絕對名列其中,同樣是小說改編,噩夢輓歌更加形式化,更懂得利用電影的技巧,喧囂的配樂、刺耳的音效、晃動、模糊的影像、占滿螢幕的特寫、快速分鏡(超過2000個剪接)、分割的畫面等等,用各種方式營造出焦慮、不安,同時傳達給安穩坐在畫面前的觀者,影像上的壓迫可比擬驚悚片。
在心理上方面,他沒有給你任何的希望,只讓你看到下墜至谷底的悲劇,那些美好只存在於夢中,兩者的落差更加深揮之不去的絕望,不需要一個沒有根據的十大禁片名單,影片本身就讓你覺得觀影的過程是種心靈上的壓迫。
每個角色都有著自我性格中的不滿足、癮頭存在,為了要排解掉那種無法根除的習性,一個接著一個跳到藥物的救贖裡頭,癮用另一種癮來解,也因為如此讓四個角色更顯得令人不忍卒睹。
劇中演員有3個奧斯卡獎得主,為了詮釋角色,兩個男主角禁慾、禁糖,女主角揣摩設計師,結果做了自己大部分的戲服,而一段獨居老人的獨白讓攝影師拍攝時當場落淚而移動到鏡頭,簡單的劇情靠著這些演員和電影技術拍出一部揪心的經典之作。
《猜火車》(Trainspotting)
主演: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艾文布萊納(Ewen Bremner)、強尼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凱文麥克基德(Kevin McKidd)、羅勃卡萊爾(Robert Carlyle)、凱利麥唐諾(Kelly Macdonald)
丹尼鮑伊(Danny Boyle)1996年改編自歐文威爾許(Irvine Welsh)的同名小說,幾乎是所有樂迷、影迷、文化人的眼中的經典之作,劇情敘述在愛丁堡的一群海洛因成癮者及他們的朋友的故事,他們不選擇人生,走上為海洛因偷搶拐騙的路,而Renton則試著從朋友及藥物之中脫身。
片中恍神狀態的畫面幾近成為電影教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解析,那個全愛丁堡最糟糕的廁所馬桶、那張包裹住全身的地毯和天花板上的嬰兒,單憑影像及配樂就讓這部影片有著藥物電影中無可撼動的地位,再加上影片映射出的人生與現實,詩意的獨白,若有人談及此類型電影而忽略猜火車的話,他可能要有強到可以跟歌利亞(Goliath)單挑的理由。
但若有人說猜火車是英倫次文化的代表的話,那他鐵定是誤解了甚麼,或者說他只看到了表面的符碼,原作者歐文威爾許是個蘇格蘭人,而他的立場一直以來很鮮明,蘇格蘭獨立公投他發了不少聲,觀者其實也不需要有多強的文化史觀或意識、不需要懂得後殖民主義,影片自己會說話,一場Renton對自己身為蘇格蘭人的戲就道盡了一切。
作者已死,如何詮釋是觀者的自由,不過這就好像台灣自己拍了一齣現代劇,因為用了相當多的Billboard排行榜樂曲當配樂,然後觀者說這是西方次文化代表一樣的詭異。
當然可以說歐文威爾許跟J.K.蘿琳相比版稅收入少了一大截,所以才憤世忌俗的投下獨立票,如果這樣想會比較好過的話。
如果《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和《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的青年迷茫是不知所措的話,猜火車給的是更深層的,選擇了人生之後呢?工作、大電視、貸款、牙醫保險給的是什麼?Renton知道,你我也都知道,有的只是更多的狗屁倒灶、更多的饑渴,藏在其中的虛無營造出無力的沉重感,看似光明的希望並不能抹煞之中的灰暗,但這就是我們僅有、最好的了。
《與毒共舞》(Spun)
主演:傑森施瓦茲曼(Jason Schwartzman)、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布蘭妮墨菲(Brittany Murphy)、約翰拉格薩摩(John Leguizamo)、米娜蘇瓦麗(Mena Suvari)、派屈克福吉特(Patrick Fugit)
在噩夢輓歌2000多個剪接鏡頭後,很快的就有影片創下5000多個剪接鏡頭的紀錄,就是本片,而且原始預計長度達3個半小時,用22天拍攝完畢。
原本影片預計是圍繞著The cook,也就是製藥師,結果後來成為製作人身兼編劇3天親身載著製藥師到處跑的經歷,故事敘述一個與女友分手的青年,Ross找上藥頭Spider Mike補貨,卻意外成為了製藥師The Cook及他脫衣舞孃女友Nikki的跑腿小弟,藉此換取藥,這三天就看著他們不停的無意義奔走、發神經、嗑藥。
這部電影是猜火車與噩夢輓歌的混和體,許多畫面都是出自這兩部片,更完整的複製了許多噩夢輓歌中用的影像敘事方式,當然不是向著兩座山頭致敬就能成就一部好電影,比起兩者,與毒共舞更為露骨,少了兩者的心理上的灰暗,但並沒有減低心頭上的噁心感,與毒共舞的低俗與醜惡,是猜火車與噩夢輓歌所不能及的,是種屬於心理與生理潔癖上的排斥。
導演喬納斯艾克朗(Jonas Åkerlund)為音樂MV導演出身,在畫面呈現上有許多影子存在,配上一個嗑藥的故事兩者顯得相得益彰,影片調性偏向胡搞的喜劇,一段對女性生殖器的演說下流的令人想笑,觀者好似在觀看一群我們不會為他們付出任何同情心社會殘渣,嘲笑他們,我們劃清一道界線,看著他們繼續放蕩人生,也許,只是也許,在他們未到終點時,那些瘋狂的處境與自身道德潔癖作祟的噁心感,會隨著時間心中升起一絲絲淒涼。
《逍遙騎士》( Easy Rider)
主演:彼得方達(Peter Fonda)、丹尼斯哈伯(Dennis Hopper)、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
劇情敘述兩個騎士在完成一次藥品交易後,從洛杉磯騎著重機到紐奧良,要參與當地的懺悔節,一路上發現美國與自己的探索旅程。
這是部改變好萊塢電影史的影片之一,由丹尼斯哈伯自編自導自演,同時是公路電影的先驅,對越戰時的美國文化做了深惡痛絕的批判,宣揚了60年代的反文化思潮,也揭露了其不完美。
逍遙騎士為小成本製作的地下電影,深受法國新浪潮的影響,在影片內涵與形式上在當時都相當具有前衛性,像是突然的跳躍剪接、以及變焦、特寫,那段迷幻藥的影像過曝與各種重疊、呢喃,直至今日看起來還是相當的有時代性,但其餘的影像以今日來看是過於沉悶了。
在垮世代思潮的影響,與義大利電影的刺激下,拍出這部反文化的經典影片,在當時獲得無比的票房成功,與同年的主流大片相比毫不遜色,也讓好萊塢注意到這些由前衛導演所指導的小成本影片是有商機的,造就了70年代的新好萊塢時代,各種類型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直至今日仍有人認為今不如昔。
影片兩位主角Wyatt與Billy像西部時代的牛仔一樣有著渴求真正自由的精神,是在心靈層次上的邊緣人,是匹孤狼。不停留在紙醉金迷,雖然稱讚西部農村與嬉皮與親近土地與世無爭的生活,但也不眷戀,就像伍迪艾倫從前人得來的那句話:我不願意加入一個會收像我這樣的人當會員的俱樂部。總是往更高的層次,甚至根本不存在的想像走,但是換來的是Hanson台詞的應驗:他們會跟你大聊何謂個體自由,可是,當他們看到真正擁有自由的個體時,又會嚇得半死。
《旺妲的房間》(No Quarto da Vanda)
主演:Vanda Duarte、Zita Duarte
葡萄牙裔導演佩德羅科斯塔(Pedro Costa)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嚴格說起來沒有劇情,拍攝主角旺妲及其所在的、即將被拆除的社區日常生活。
若你真的有耐心看完這部三小時的"紀錄片",顯示出你的生活顯然不是過得相當好就是非常糟。全片採用像實驗記錄片的方式拍攝旺妲及其所居住的里斯本郊外貧民社區,全片除了沉悶之外也極端寫實,與所有的藥物電影相反,去除掉所有張狂的剪接、迷幻的場景,單純的、不帶任何批判、靜靜的拍攝下貧民窟裡的一舉一動。
除了冗長讓人難以忍受之外,另外的原因不是出自於這群底層邊緣人深陷藥癮與生活的掙扎,不是他們因注射在頸靜脈上而造成脖子上有個可怖的血孔,不是因為他們因吸食過多的藥物造成支氣管受損不停咳嗽或得服用多種藥物抑制,不是因為他們的居所簡陋,也不是因為他們即將流離失所,而是像攝影機般,那個靜止、如死水一般的生活,才是真正讓人無法直視的。
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沒有意義,是沒有變動的,他們自我抉擇也好,如旺坦所說,環境使然也好,即使觀者被怪手、敲打聲弄的不堪其擾,當事人卻只是說著各種瑣事、過著自己的生活、施打藥物,一切彷彿與他們無關,他們是生活中的鬼魅,穿梭在幽暗的廢墟之中,而導演就像是記錄著鬼魅的幽靈,讓所有的一切都映射在攝影機之上。
《萬福瑪麗亞》(Maria Full of Grace)
主演:凱特琳娜桑迪諾莫雷諾(Catalina Sandino Moreno)
2004年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提名,故事內容敘述一位在哥倫比亞小鎮從事花卉工作的少女,因為失業同時加上懷孕,為了家庭因而冒險運送海洛因到美國境內,在過程中發生的事情讓她蛻變成長。
本片與清單內影片較為不同,把視角從成癮者改為產業內的其中一環,運送者作為故事主題,全片看不到任何一個藥物濫用者,雖然看不到停滯及不斷下墜的人生,但影片給觀者的依舊是沉重的議題,對於藥物濫用的地下網路、關於青少年生活、非法移民等等都有觸及,只是要是涉及現實的,總是沉重,但隨著故事的發展,許多人、事、物讓人看到人性光輝與溫暖的一面,非常好心的用充滿希望的方式帶過,但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角色的反應不同,就會讓故事變成完全不同的走向,但影片終究是正向,最後還是讓事情有好的結局。
影片幾乎全程皆用西班牙語發聲,凱特琳娜桑迪諾莫雷諾也成為頭一個全片用西班牙語而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女主角,她把身為母親的韌性與少女徬徨至堅定的轉變詮釋的令人憐惜。
像伍迪艾倫講的:你知道在藝術中為何你總要把事情結果弄得完美,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太艱難了。這句話不大適用清單上的大部分影片,此片則是一個很好的註腳。
《墮落街》(Christiane F. -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主演:Natja Brunckhorst、Thomas Haustein
1981年導演Uli Edel改編自Christiane F.的自傳小說,也是他第一部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劇情敘述一位居住在西柏林即將滿14歲的少女,父母離異、妹妹離家與父親同住,而她厭惡同住母親的男友,同時對自己無趣的生活感到厭煩,開始與同儕沉迷於夜生活,在那邊她從迷幻藥作起頭漸漸走進藥物濫用的深淵,同時又遇上令她心動的男孩,Detlef,為了追上他的世界,兩人加速直墜。
或許在看過噩夢輓歌後,會覺得這應該是類型電影的極致了,不過目前提到的藥物電影的打藥過程都太過於"乾淨"了,主要是醫藥衛生的觀念都已經落實,針頭取得相對容易得多(旺妲除外),但是墮落街則真實的讓人感到不快,這部以1970年代西柏林為背景的電影,不談冷戰也不談那面牆,但清楚描繪在公共廁所的髒污之下,針頭共用的情形,連猜火車電影都都沒這樣直露,而墮落街則骯髒的令人起雞皮疙瘩。
這部1981年的德國電影可能有點老套,但是她是自傳小說改編電影,在當時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引起軒然大波,除了歸功於大衛鮑伊(David Bowie)外,畢竟14歲這點就現在來說還是相當令人難以接受,尤其電影內的景像,滿街娼妓、地下鐵內如群魔殿般的恍世光景,都是那年代海洛因猖獗的現實,甚至電影取景的車站Bahnhof Zoo,許多用藥青年的生命終點站,那個現實世界與地下社會的交會點,也成了觀光景點,除此之外,所有演員也幾乎都是14、15歲的青少年,真實,是這部電影的沉重武器。
《追陽光的少年》(Drugstore Cowboy)
主演:麥特狄倫(Matt Dillon)、凱莉林奇(Kelly Lynch)、海瑟葛拉罕(Heather Graham)、詹姆斯勒格羅(James Le Gros)
導演葛斯范桑(Gus Van Sant)1989年的獨立電影,同時也是成名之作,改編自作家自傳體同名小說,劇情敘述四個藥物濫用者,一群人之間的頭腦,迷信的老大Bob及他妻子Diane,Bob的忠實副手Rick和他總是搞不清狀況的漂亮女友Nadine,他們在藥店與藥店之間偷搶拐騙,並以此生存,但他們不斷的被警察盯上,只好不停的遷移,結果在一次偷竊時出差錯,導致四人命運分歧。
對這些底層人來說,人生太艱難,太多的未知,所以他們選擇簡單的方式,只要看得懂瓶罐上的標籤,就可以快樂的過,所以Diane選擇了繼續這樣的人生,過量了,一走了之,當Bob被槍擊後他這麼說,這個命題在所有相關類型的電影裡一再的出現,他們付出的代價不比一般過生活的人來的小,我們窮盡一生都在追逐著一些"東西"好讓我們有活著的理由,"真知灼見毒殺了行為,行為需要幻象的蒙蔽",尼采在《悲劇的誕生》裡寫道。
只是這群人的與世俗不同,也許他們將世間的幻象看得更透徹,但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選擇的只是讓他們在他者眼中更加的悲慘,就如同Bob說的,這是一場絕對不會贏的遊戲。
若喜好跨世代文化的人,這部影片相當吸引人的觀看點,藥物使用的次文化本來就是跨世代文中的一環,加上許多咆哮爵士的配樂,更別提垮世代三傑之一的威廉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在劇中客串一角,飾演一位從年輕嗑到老的牧師,到老了還叛逆憤世,活脫脫就是他現實人生的樣板。
遺珠
《嗑到荼靡》(Enter the Void)
導演加斯帕諾(Gaspar Noé)2009年的作品,這是部意識流的前衛實驗電影,用生死輪迴及中陰生的概念說明人生、死亡即是一趟糟糕的旅程(Bad Trip),畫面絢麗迷離,如同在迷茫時的各種幻像,劇情敘述藥頭Oscar短暫的一生,影片內時間順序雜亂,分鏡過場與鏡頭的運用非古典敘事方式,影像露骨,重口味,內容既迷幻又寫實。
影片中藥物不再是主題了,畢竟有哪種藥物比起死亡更令人無法直視?
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藉著經驗從縫隙中一窺未來可能的樣子,戲劇就是那個迷霧中的一絲光線,我們藉著真實與虛構的交融來認識生命,那些歡樂的、愉悅的,同時伴隨著現實、殘酷的交雜在腳底下道路上,但唯有自己能領航自己,再多的告示、路標都比不上自己腳踏實地走過,抓住那我們僅有的、最好的東西,希望,那怕僅是一公克也好,支持著走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