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中的「超人」:淺談美國超級英雄片崛起的背景
▲超人(Superman)漫畫封面。超人誕生於1938年,有人認為超人無所不能的形象,反應美國人民期盼在經濟蕭條的三O年代末期,能出現一位拯救世界的強者。自從超人問世以後,就陸續誕生形形色色的超級英雄,因此超人被視為今日各種超級英雄的先驅。
近十年來,美國不斷推出超級英雄的系列電影,氾濫的超級英雄片引起伊利納圖的反感,也因此拍出《鳥人》這部諷刺現今電影市場的作品。但是這股超級英雄片的熱潮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觀眾又能從此一熱潮看出什麼端倪?
在電視電影後製技術尚未成熟的時期,就已經有不少人嘗試拍攝這些力大無窮、能飛擅打的超級英雄,不過當時的科技水平可能會讓觀眾覺得畫面的說服力不足——這樣的情形要一直等到九O年代末他們將CGI技術(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運用自如後,才有顯著的改善。除了技術成熟的因素之外,英雄片熱潮的濫觴應該可以前推至提姆‧波頓(Tim Burton)和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俠系列電影。雖然波頓只在華納兄弟(Warner Bros.)旗下執導《蝙蝠俠》(Batman)、《蝙蝠俠大顯神威》(Batman Returns)兩部,但是上億元的票房威力也開始讓不少人注意到此一類型電影的商業發展潛力;而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則是讓觀眾看見蝙蝠俠全新的一面,除了導演本身獨特的風格外,優秀的卡司陣容或許也是電影大賣的原因之一。
▲圖為年輕時飾演蝙蝠俠的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華納兄弟繼《蝙蝠俠大顯神威》後還另推出兩部續集,不過成績卻遠不如前。他們後來大膽啟用當時還沒打響名號的諾蘭來拯救自家的蝙蝠俠電影,獲得空前迴響。
▲基頓在二十五年後出演《鳥人》。基頓的實際際遇就是《鳥人》主角雷根的翻版,他們在超級英雄片中一炮而紅之後卻漸漸地被人遺忘。
除了技術與票房保證兩個因素之外,超級英雄片熱潮可能是美國在面對國內外政經局勢衝擊下的產物。綜合上述三點原因,將時間點從七O年代切入,繼1972年尼克森的水門事件與1975年宣告慘敗的越戰後,雷根的硬派作風或許讓美國人重新看到希望,不過2001年的911事件卻讓美國再次陷入谷底,許多關於恐怖攻擊的陰謀論也不斷被提出。對外,美國因此發動許多反擊與戰爭;對內,美國面臨價值觀的崩毀,急需重建——對美國而言,這又是一個期盼強者出現的時代,而且比起經濟蕭條,這次他們需要更多有力的超級英雄。超級英雄們的管區不再只有萬惡的高譚市,而是擴張到全球各地。他們的使命日益重大,解救世界、鞏固並確立何謂「正義真理」可說是義不容辭。
▲如今電影市場充滿各種超級英雄。其實從觀察這些超級英雄所需對抗的惡勢力,可以大致看出美國目前的假想敵有哪些國家哪些人。
開窗後,「超人」去了哪裡?
在《奪魂索》中,卡提爾揭露兇手布蘭登的謀殺後,打開窗戶對著曼哈頓的天空鳴了三槍;《鳥人》的最後一場戲,主角雷根從醫院病房開窗,奮力一躍。如果窗戶能夠象徵一個時空的臨界或出入口,那麼在槍響與一躍以後,是否表示原本僵滯密閉的空氣將會有新的分子流入?不論是希區考克對希特勒的控訴,還是伊納利圖對超級英雄片的嘲諷,其實都是導演透過電影及其表現手法,對霸道橫行價值觀進行的批判。回到尼采,他關心的其實是「人如何找到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重新建立適合現代社會的價值」,這些問題無論在《奪魂索》還是《鳥人》出品的年代,都應該被重視,然而希特勒的曲解和超級英雄片僵化的灌輸洗腦,卻成為潛在的危險因子,容易誤導問題走向,簡化問題深度。《鳥人》的結尾之所以發人深省,在於伊納利圖沒有明確告訴觀眾雷根到底是飛上天還是掉下去——因為對伊納利圖而言,他怎麼想的其實沒有很重要,重要的是觀眾應該要自己思考超人究竟去了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