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國曾有的尊榮,多數人會想到拿破崙;然而如果要同樣提出一個類似的指標性人物,德國會讓人聯想到的卻是希特勒。
同樣與征服世界有關,但希特勒給大眾的觀感負面得多。也就是說,你敢隨便和一個法國朋友說起拿破崙的話題,卻不見得認為適合和德國人輕易提起希特勒。
多數的德國人依舊視希特勒為毀壞德國聲譽的老鼠屎。
不過德國人卻拍出了一部正宗的原創希特勒電影《吸特樂回來了》(Look Who’s Back)(Er ist wieder da),無關戰爭也無關任何思想,就是一部由小說改編出的電影:主角是希特勒。
正如預告片所演示,這還是一部穿越劇喔!希特勒穿越時空,來到了現代。
希特勒來到現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首先,透過心理分析學家的一些理論描摩,我們可以先在心中大致構圖出希特勒比較特別的形象:
一、 希特勒是極端自戀的:
自戀狂只在乎自己,對於周圍的人缺乏一種真心真意的情感,凡是無關他本身利益的事一概冷漠。他會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理想和信奉的觀念,深信自己的存在和所做的決定、所認定的事都是正確的。希特勒從不質疑自己身為元首是否恰當。
二、 希特勒是施虐狂:
心理學家認為,虐待症的人多半有一種傾向,那就是會對於比自己強的人、比自己有權力地位、比自己尊上的人極端尊崇,而對於弱小的、無權勢的人則一腳踢開。他讚頌強權,一旦碰上弱者,就企圖用自己的思想來凌駕於對方之上。希特勒喜歡的女人只有兩類:要不就是可敬又成功的女人,要不就是單純幼小又無知型的女人,這是因為施虐和受虐是一體兩面的。
三、 希特勒的戀屍症情結:
戀屍並不限定於喜歡屍體,而是泛指相對於「生」的所有「死」的事物。心理學家認為,這類人喜歡把任何東西~ 甚至人和生命~ 的價值都看作純粹物品的價值,把情感和思想轉化為事物,佔有這些事物才讓它們與自身有關。對人則明顯冷漠、缺乏憐憫,並且思想嚴重與現實脫節。希特勒的幕僚曾說:「元首的作戰方式不顧及現實,是在策動全世界與我們為敵。」
《吸特樂回來了》不將視野局限於穿越劇這樣的格局,它讓具有以上特質的人物活生生地搶鏡二十一世紀,許多場面讓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然而在此同時,導演大衛溫德David Wnendt運用了紀錄片的手法,讓觀眾透過荒誕的對比以及人物的執著陷入若有似無的深思之中。
這是一個創新的穿越劇題材,當人物來到現代,故事並不著重在他如何融進現代人的生活,而是將希特勒的特質~ 自戀~ 詮釋得淋漓盡致,變成希特勒想要用自身的思想再度征服現代人!
而故事的安排也讓我們看到媒體的影響力有多大。
當一個有煽動性的人物在媒體上大放厥詞時,具有言論自由的二十一世紀人類買不買單?他的言論思想聽起來似是而非,但是聽多了怎麼好像就是真的?
希特勒是一個有史以來最擅長操控人心的人物之一,飾演他的演員奧立佛麥蘇希Oliver Masucci明明是個性格男演員,卻將這個政治怪物扮演的入木三分,面容及舉止都幾近滿分,透過他在劇中的眼神,你也會像親眼看到獨裁者般背脊發冷。
這不是喜劇嗎?事實上,政治狂熱這種特質本身就是一種喜感了,偏執和盲從讓你笑而不笑,這是喜劇的最高招。
最棒的是,觀眾不必冒著被屠殺的危險,也不必讀完厚厚的《第三帝國興亡史》以及《我的奮鬥》,只要吃著爆米花就能在希特勒的面前,嘲笑他,畏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