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一個正義,各自表述 | 經典回顧 | Brinkman

「只有杜琪峰能夠超越杜琪峰」這似乎快變成杜氏作品的專用標語了。可惜這回的《三人行》,沒完成超越的任務。電影描述警察壓著一位頭部中槍的歹徒到醫院,歹徒不知何故拒絕手術,尷尬的是子彈卡在頭裡,醫生不讓有生命危險的傷者離開,繼續勸服傷患動刀。警察一方面要查出歹徒同夥的線索,另方面那是一次非法的開槍,為了逃避責任必須拖延錄口供的時間,結果只能在病床鎖上手銬,大家就這麼耗在醫院互相折磨。瘋狂聰明的歹徒想要脫逃、天人交戰的警察想要避過立功、過度律己的醫生想要完美,交織所謂的三人行。

Three (6).jpg

這份藍圖基本上是結合杜琪峰舊作《放.逐》裡頭亡命之徒的瀟灑放縱,以及《大事件》警匪立場詭譎的三角扣環。三方對立向來是很精彩的局,一對一要不就大吃小,要不就平手僵持,但三足鼎立就會形成兩方聯手隨時打擊第三方,但任何兩方卻都不會誠心誠意相交,於是乎過程必充滿拉攏、背叛、交易、算計、猜疑。端看名著《三國演義》可以長年讓人回味,就不難理解「三」的魔力。

猜想大部分的觀眾,應該是期待在《三人行》看見這些,它也確實有個不錯的原始架構。然而這三個角色的拉扯沒有想像中來得大,最多只能說,他們各自有堅守的價值,卻被這個價值綑綁。如古天樂扮演的警察為了辦案誤傷歹徒,又找了支黑槍騙取歹徒的指紋製造假證據,但他認為「犯法,是為了執法」。而趙薇所飾的醫生,堅信自己醫術高超,一心想醫好病人,認為對病人好,寧可選擇高風險的手術。直到眼見他執刀的病患殘的殘死的死,她開始不斷問「我有錯嗎!我哪裡錯了!」

片中並未著重在人類心中正負兩面的衝突,每個人有點像在冷眼旁觀彼此,撞擊不出火花,張力總差那麼一點。倒是周邊配角表現出細膩弦音,每個都令人玩味。似乎是導演和編劇藏鳥於林的意圖,從細微的角度拉動電影。

Three (2).jpg

電影的精華無疑是歹徒同夥攻入醫院,和警方於病床區激烈槍戰那幾分鐘長鏡頭。過程以慢動作進行。這番慢動作學問不小,不使用後製而選擇在拍攝現場要求演員和運鏡都刻意放慢動作來完成拍攝,事前排練就多達兩個月,堪稱是極大膽的新嘗試,出來的成果令人激賞。若說彷彿整部片為這場戲拍的,亦不為過。這種槍戰不僅是求好看,他把整個方向感都弄玄,沒有人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Three (3).jpg

約莫80年代後期,吳宇森的港式槍戰經典引起風潮,之後更以此絕活打入好萊塢。1999年杜琪峰的《鎗火》也打造另一段用槍美學。單就「槍法」,杜或許仍不如吳,可是杜琪峰是個很擅長利用素材強化影像的導演。從《鎗火》延伸到《放.逐》那套團體槍戰的場面編排,以及充滿不羈的冷峻開槍氛圍,繼續用進《三人行》這場神奇的火拼,以後大概也會是杜的招牌手法。

Three(9).jpg

有人懷疑是否這幾年杜琪峰和中國內地的「合作」影響他創作的揮灑。這種聲音有其道理,譬如先前合作的高圓圓、孫紅雷、湯唯,角色說服力還說得過去,可是《三人行》趙薇的這個角色明顯平板很多,更嚴厲者還可能限制了題材和劇本的表現,讓人擔憂以後會不會成為下一名市場「低頭族」。

有趣的是,《三人行》背後竟很可能藏有港中政治的隱喻,倘若從這角度翻案,片中看似敗筆的環節,忽然也說得通了。這可能是個屈從於審查制度卻又強力政治喊話的巧妙作品,未來說不定會被長期討論與回味。杜琪峰不愧為香港第一流導演,充分理解電影本就是妥協和協調的藝術,以杜的拍片智慧和彈性,任何限制就算是手銬,頂多也只是小銬,他總有辦法找到鑰匙!

要成就一部傑作往往要多次試驗與失誤累積,最重要的是作者有沒有冒險精神。這回沒有超越杜琪峰,沒問題,下次再來。
圖/Yahoo電影
影片/YouTube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