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e' Society》這部由Woody Allen執導的2016年作品,以他自身的經歷描述1930年代的好萊塢,美國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崛起,大戰後蕭條的經濟、混亂的社會,人們醉心於電影娛樂產業,逃避現實壓力,為心靈尋找慰藉,美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好萊塢也成為全球密度最高的電影發展重要基地,許多電影人在這裡活躍,也成為電影明星崛起竄紅的搖籃,當時也吸引了許多猶太移民到好萊塢發展。而Cafe' Society也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形容當時那些社會名流、貴族名媛、名人明星、藝術家經常出入於酒館、咖啡廳、夜總會、度假勝地等場所的聚會。
標準的Woody Allen式風格、一貫的旁白、喜劇中帶有的冷嘲熱諷、日常生活中的不尋常、荒謬中的理所當然,巴比從紐約到好萊塢闖蕩的過程,也是Woody Allen所懷念的早年的那段闖蕩經歷,而他作品裡的愛情總是寫實諷刺,看似荒謬的故事中卻感到熟悉貼近,其實這都曾是會發生在人們身邊的事,而真實的世界中也或許比電影中的世界更荒謬滑稽。
在擁有一切之後,或許最懷念的是當初那個傻傻的、天真的、一無所有的自己
巴比與薇妮的愛情最終是留下遺憾的,最後結局兩人的眼睛裡都藏著若有所思的哀傷憂愁,也許兩人都是後悔緬懷那段逝去的愛情,忘不了的對方,但也許,愛情沒有這麼偉大,巴比忘不了每天思念薇妮,或許他並不是真的思念薇妮,而是思念他那段從紐約到好萊塢的闖蕩過程,純愛天真的小夥子、渴望衣錦還鄉的事業抱負、對上流社會的憧憬羨慕,那個無知天真的巴比對照於慣於出入上流社會老練的巴比,紐約的高級酒店與好萊塢的靜謐小酒館的對比,也許巴比思念的是那時候的自己,薇妮不過只是這個思念的投射而已。
當愛情已不只是愛情,又為何得將那些附加的物質披上愛情的面紗?
薇妮同時愛著兩個人,但巴比對她來說是錯誤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因此她選擇了事業有成有經濟能力的菲爾,薇妮不敢拿未來去賭,現實對於薇妮來說似乎更重要,因此她的種種分析後選擇了菲爾,薇妮的愛情在愛情社會裡太常見了,愛情對她而言不單單只是愛情,經濟能力、安全感、社經地位等種種的條件,也是婚姻所需要考慮的部分,不能說她冷酷無情、嫌貧愛富,只能說這只是她的愛情觀,她的人生選擇,當愛情已不只是愛情,也因此純純的愛戀才如此的可貴與被歌頌,更顯得需要珍惜。
人生就是不斷的在催眠自己,真的說服了自己,看每件事情好像也就真的成了那個樣子
人生的過程中總是在催眠自己中不斷的輪迴,任何事只要能說服的了自己就能繼續的往前走,猶如臨死前的班,死前由猶太教改信誠基督教,只因為猶太教沒有來生,而害怕死亡的班改了宗教信仰後便不害怕死亡了,他相信他因為這樣而有了來世,許多事情其實都只是欠缺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一旦說服了也就相信了,宗教是信仰,愛情是信仰,人生是信仰,支持我們走完人生的就是信仰。
(以上圖片來源自: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