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簡介
《人間師格》(Detachment)是繼《美國X檔案》(American History X)後,導演東尼凱再次針對美國社會議題提出疑問與挑戰,兩部片都相同以美國現今的社會議題如種族、教育、家庭等做切入點,利用電影來呈現現實中人們忽視或甚至早已習慣了的社會問題。《人間師格》從教育作為主要的故事背景,講述專職代課老師的亨利(安卓亞布洛迪飾)在教育現場面對的現象和難題,然而在劇情上的內涵不止於此,除了凸顯出現代教育制度、家庭教養、青少年成長的困境外,本片透過鏡頭更訴說了身而為人的孤獨與無助,如同英文片名「Detachment」所表明的「分離、脫離」,失去連結的不只是教育、家庭、孩子三者間社會關係的脫鉤,片中更進一步嘗試討論人類在面對「存在」、「傷痛」時,那必然且幾近無法承受的疏遠和孤立無援。
每個人都脆弱
每個人都是脆弱的,不論是面對同儕言語的打擊、家庭的冷漠和暴力、權力金錢的利誘等等,人在現代生活緊繃、資訊爆炸、經濟競爭的社會氛圍下,需要花更大的力氣才能讓自己安然地度過另一天。本片利用較寫實客觀的影像表達,記錄下我們可能難以想像、從未察覺的生活重量。運用搖晃、刻意失焦或變焦的鏡頭,拍出生活中真實、緊張的那一面,而搭配上多個人物的特寫鏡頭,則讓人的形象與情緒在螢幕顯得更加膨脹不安。
老師也是人,也有各自生活的難題需要處理,但人們對老師的期待和要求往往已超出常人能力所及,大家好像都忘了,老師也是脆弱的。在家庭喪失功能、教育制度崩壞、學生失去學習動力,種種的壓力下現今的老師在教育現場變得無所適從。片中這群仍未放棄老師們,是真正見證並親身經歷教育地獄的第一線,始終頑強地奮鬥著,如同輔導老師帕克(劉玉玲飾)所說「放棄、對一切毫不在乎是最容易的,而要對學生保持關心卻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毅力」,這些不放棄的老師每天鼓起勇氣、拋下個人生活的艱苦,踏進校園決心要為學生的未來負責,卻又總在弄得遍體鱗傷後帶著挫敗回家。
亨利與卡謬
本片一開始就以亨利念出卡謬《異鄉人》裡廣為人知的一句話作為開頭,在亨利的身上以及他眼中的世界,我們也能隱約看到卡謬「荒謬論」中那種壓迫的的虛無感。承接著存在主義的脈絡,卡謬看見了人生的荒謬。存在主義強調人的主體性、強調人對存在意義的理解,然而雖然人有理性,外在世界卻非如此,世界是絕對超然且混亂的,永遠不可能回答我們。卡謬得到「人有理性,存在界卻不可理解」的結論。
亨利的經歷其實類似於卡謬推論出「荒謬」的過程。成長過程中受過創傷的亨利,習慣與人保持距離,害怕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會再次受到傷害。外表冷漠的他,內心仍渴望著能修復創傷的解答,於是透過幫助同樣迷失的青少年們,亨利矛盾地一面逃避、一面尋找解決創傷的答案。
外公的去世加上在學校中被誤解與女學生Meredith有不當關係,兩者的連結讓亨利的內心那道冰冷的高牆崩解,壓抑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一路以來不斷承受著回憶的折磨,也依然堅持下來的他,到頭來一切卻看似毫無結果。在恐懼與傷痛的壓迫之下,亨利送走了艾瑞卡,他生活中唯一的真正夥伴。可是真正瓦解亨利信念的,是後來Meredith的自殺了。
Hollow Man
Meredith的死,對亨利而言,讓他過去在這所學校做過的努力功虧一簣,亨利無力地說道,自己像不曾存在在這裡過一樣,是個中空、隱形的人。亨利在教育當中尋找自己的定位與傷痛的解答如今顯得徒勞無功,就好像卡謬眼中,人在世界中試圖尋找存在的解答一般,一樣的虛無、徒然。不過亨利在Meredith的事件後,再次去找艾瑞卡團聚,快樂滿足的模樣又暗示著亨利似乎從這些事件當中了解了甚麼。
也許就像卡謬看待存在本質的理解一樣,亨利明白了我們的創傷、我們對生命的困惑終究無法得到理性的答案,因為世界是沒有規律、無情且不可完全了解的。有時候能做的只能接受人生的不理性面,明白了世界荒謬的那一面,我們才能分辨出生命中實在、真切的那一部分,並在一片混亂無序中,把握值得保護、珍視的瞬間。亨利放下他的冷靜、冷淡,擁抱了生命中不理性的那一面,與艾瑞卡重聚的一幕,默默地道出了卡謬「人生是荒謬的」中那踏實、美好的部分:荒謬不是對世界消極悲觀地看待,而是以荒謬作為方法,重新思考和理解人生的意義,讓我們可以真正得到,各自生命中真實、無可替代的部分。
(圖/IMDb與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