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此次奧斯卡的熱門電影,相較於神鬼獵人,同樣的是真實故事改編,同樣的劇情曲折,雖然拍攝場景落差十萬八千里,但卻同樣的震撼人心。
媒體教學影片?
這部電影其實蠻適合現合的媒體工作者(或是擁有者)觀看。也正如電影的小標,這群新聞工作者所追求的不只是報導,而是良知。但就現代人而言,連上網路就能自成媒體的現況其實屢見不鮮,也是如此這部電影更像是部媒體識讀的範本,讓所有的使用者們找回心中那把尺。
電影的一開始,是由新任主管的觀察與要求之下,重啟了這樣的一個議題與調查。原本是被忽略或是輕描淡寫帶過的獠獠幾筆,到最後卻如滾雪球之勢不可遏止。除了佩服如此細微的觀察力和執行力外,也發現其實太多我們可能已經習以為常的事件或現象,背後或許也都隱藏著某個人們所不知道(或還摸不清)的內幕實相。
2001年,任職於《波士頓環球報》的五位新聞工作者,組成「焦點小組」,與新任主編秉持新聞工作者追求真相的社會責任,對這個事件展追開調查,試圖揭發神職人員的性侵真相。不過他們卻從原本鎖定的十三位神父當中,循線查到將近九十位曾性侵過孩童的神父。而他們對性侵案的調查,也擴張到對天主教教會體制的對抗。就在他們追根究底的調查之下,結果竟震驚了全世界…。
做對的事,很重要,更重要的事你能有多堅持?
電影的英文片名「Spotlight」其實是這個專題小組的名字,電影的敘述看得出他們在追查真相的所面臨的壓力與輿論,一個小組所對抗的不只是曾經犯下罪行的神父,而是當所有人都認定它是良善的體制背後所被予許的藏汙納垢,甚至可能是許多人內心的支柱與信仰,揭露或是被河蟹,不單試探著記者的毅力,也考驗著小組的智慧。
這樣的故事對於在台灣的人們而言,可能並不是這麼具有衝擊,但電影中的報導其實只是開端,後來變成了全世界天主教的撤查,在電影最後的字幕所見,有些怵目驚心。而「Spotlight」專題也不似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日常新聞,以淺薄短小的方式如落花般飄散即逝,在Spotlight裡的專題短則數月,長達年餘,再加上電影中所述的時間軸,讓小組人員在是否應該公開的難為之處又多了好幾層的顧慮。
馬克魯法洛(左)與所飾演的真實人物麥克瑞茲德(右)
瑞秋麥亞當斯(左)與所飾演的真實人物莎夏菲佛(右)
選擇真實,或讓真相被和平掩蓋
不得不說選角真的與本尊有相當程度的神似。並且在角色的扮演上,也的確將本尊的許多神情和姿態也模仿的淋漓盡致。這是一部紀實電影,不論是在歷史上或是媒體功過簿上都會留下一筆,但電影畢竟有著它的時間限制,單單二小時左右的時間無法完全的體會當年記者們身處其中的心理壓力,全城草木皆兵的恐慌情緒。
電影不停的在敘述著一關又一關的難,追查的記者難、報社的主管難,求償的苦主難、申訴的律師難...從原本的事件追綜變成整個體制的挑戰,還必須面對著破釜沉舟的壓力,若在現今,或許早已成為沙灘上的河蟹,消沉於海浪之中。
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在媒體工作,也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樣的關心社會議題,但這部電影所表達的,不單單只是一個歷史事件,而是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故事,告訴人們對於正確的堅持與良善的嚮往。
公器是利劍或是墨水,端看你的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