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駭客:史諾登》具形象精髓的形式不完美 | 編輯觀點 | SAM

《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 -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神鬼駭客 (1)

電影是絕對虛構的,自始自終都是目標導向的,取悅觀眾、說服觀眾、感動觀眾,挪用各種手法以求達目的,而另一明白的事實-觀眾甘願被騙,正是每個創作者能量禪思竭慮源源不絕的泉源。即便是寫實電影也必然殘留最低容量的手痕,厲害的寫實導演至多也只能降低而無法屏除這注定的虛擬,在眾多類型中,紀錄片無非是最真實無假的,一年以來,好萊塢反覆推出紀錄片電影化的作品,《走鋼索的人》和《神鬼駭客:史諾登》前身分別為《走鋼索的人》及《第四公民》,兩者皆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殊榮,作為故事藍本即提供了完善的初始,勞勃辛密克斯《走鋼索的人》、奧立佛史東《神鬼駭客:史諾登》,名家雙雙出手,前者是《阿甘正傳》;後者為《前進高棉》的導演,巧的是他倆都相中了演員喬瑟夫高登李維,箇中奧妙令人臆測。

 

神鬼駭客 (6)

《神鬼駭客:史諾登》雖是在《第四公民》之後發想的,但並非全篇的吸收,《神》以全知的觀點呈現史諾登風暴的前因後果,《第》裡的情節在《神》供應了一個立足點,層次上十分有趣。單就史諾登個人的故事,在成功逃離海外之後就足論為一部劇情片,巧思頗具的奧立佛史東把故事先藉《第四公民》開頭(史諾登與英國衛報記者於香港秘密會面),爾後逆向追溯,觀眾有好長一段時間都在悉聽史諾登風暴的顛簸因果,這是劇情片的走法,其中,刻意放大史諾登愛國的情操,對照史諾登洩密祖國情報給他國記者的矛盾,《神》在這個面相極具新意,把可能淪為簡單的情報人員逃亡故事拉抬到愛國者的個人失落和國際間對美國的質問衝突,倏地,真假難辨宛如紀錄片本體的犀利。

 

神鬼駭客 (2)

《第四公民》的存在性替整片增色不少,相較之下,史諾登事件的發展顯弱許多,編導在渲染情報組織其背後的正當和法律衝突,臼困在以往的既定印象,作為一個「假」的世界,缺乏想像建構,特別是在地區性的轉換中,觀眾看不到劃分性,這是好萊塢電影常有的問題,特別是事件改編的電影,為了遵從事實,在A點發生的事,電影裡也要在A點發生,然,史諾登飛天遁地幾處,除了簡單交代「轉調任務據點」外,不知為何。就改編電影而論,丹尼鮑伊《史帝夫賈伯斯》是極好的示範,簡以時間闡述三幕的分界,三場發表會極具劇場感的舞台構成,作為一部電影,「點」的真實需要的是連結支撐,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神鬼駭客:史諾登》可看之餘亦有可惜之處。

 

神鬼駭客 (4)

(圖片來源:Yahoo奇摩電影)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