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歐美電影喜歡有離婚官司、撫養權爭奪?或者夫妻關係陷入僵局?
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發現,很多電影喜歡設定角色有離婚官司、撫養權的爭奪,或者夫妻的關係陷入僵局,仔細想想……在各類型的電影中,尤其是災難片特別多這樣子的設定,例如本篇要說的《屍速列車》、還有先前上映過的《加州大地震》、《2012》等。根據赤兔與同事一番討論後,粗淺歸納幾點原因提供給讀者們參考:
1、衝突的製造:劇本的存在意義基本上就是製造衝突=>激化衝突=>解決衝突。這三個過程,而衝突通常來自個人、外部、環境。編劇可以利用這層婚姻衝突用以激化,最後解決這層衝突來推動劇情。
2、那為什麼不是其他兄弟姐妹?或者是其他關係?
(1)因為婚姻比其他的關係更有衝突性和生活契合,這段關係破裂,編劇可以同時把要探討的主題問題擴大至親情、愛情,延展性較大。而不是單單只是親情、友情。血緣關係太強烈,不容易呈現情感變化。兄弟、父子、都是血緣關係。只有夫妻夠親近又不存在血緣,可以說分就分。
(2)夫妻關係他是『一男一女』可以同時滿足觀眾向。
(3)歐美國家的高離婚率,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身邊隨時可見的案例,容易引起共鳴。
(圖片來源: yahoo電影)
為什麼偏偏是災難片常用這種設定呢?
1、災難能磨合出人性的光輝,在過程中可以演繹出不同的關係變化來打破僵局,結合、離婚、昇華都是選擇。如果把離婚定義成是自私的選擇,透過災難之後,可以發揚出無私奉獻、光輝的一面(如果不是黑暗結局的話),也就是角色的成長。當然如果婚姻破裂的中間還有一個小孩的話,這個效果就會更明顯。
2、在災難片,或者外部刺激很強的作品中,劇本尤其需要角色的內心戲。所有的影視作品,萬變不離其宗最後都是訴諸角色的內心戲。災難經過後,主角不能回到原位,他必須有些改變。無論這個改變是心境上的改變,或者情感上的改變,觀念上的改變,或者關係上的改變。這種關係設定,可以輕易凸顯主角本身的困境。例如:老婆是因為嫌棄他窮才跟他離婚,窮困自卑是他的困境。老婆嫌棄他粗魯還會家暴才離婚,心理缺陷是一種困境。孩子嫌棄他工作忙總是送同樣的生日禮物,疏於照顧是一種困境。
3、既然是災難片,那主要是展現災難特效不是給編劇展現內心戲的,如果內心戲太多,那就不會被歸類成災難片,而是劇情片,正因為災難片的外部(戲)因素太大,用這個簡單的方法比較省時間。編劇不需要交代太多人物細節,又可以快速地構建角色,且能直接給觀影者心理暗示,好處多不勝數。因為好用所以常用,最後……為什麼還要帶個小孩子呢?小孩子可以當貓使,因為小孩子很容易成為修復關係的橋樑。
【以下有劇透,閱讀前請勿被雷到】
(圖片來源: yahoo電影)
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屍速列車》的開場切入乾淨利索,第一場便用「鹿的車禍」告訴觀影者危機即將來臨,當然這部電影也遵循了前15分鐘開場人物介紹的習慣,主角的工作、家庭狀況,用很短的篇幅就講得一清二楚。主角徐碩宇(孔劉 飾)是一名基金經理人,單親爸爸,因為長期投入工作而忽略女兒,所以老婆與其離婚。而這人物建構的過程,僅透過徐碩宇與金主任的對話、一個曾經送過的禮物wii。
看似平靜無波實則充滿衝突的開場,尤其是當女兒徐秀安(金秀安 飾)收到重複的禮物時,充滿著失落卻有夾帶一絲理解的表情。渲染力極為強勁,為什麼呢?如同先前所說,對於觀影者來說,小孩子所帶給我們的暗示是「相對弱小的角色」,也就是先前所說的,小孩子可以當貓使,小孩子的眼淚或者小孩子的死亡,都可以讓觀影者的情緒產生波盪,正因如此,我們會期待著這個秀安改變這位忙於工作的父親,期待他們的關係發生變化。對於編劇而言,這個開場是相當成功的,因為他用了最短的篇幅告訴你兩個主要角色的心理狀態。也直接將故事帶上主題「帶秀安到釜山找媽媽」。
角色建構飽滿
赤兔以為《屍速列車》之所以竄紅,除了劇情套路符合觀眾想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雖有槽點卻不影響好看程度。當然也有一部分的觀影者大喊不合理之處很多,但影視作品好不好看遠比合不合理重要。且屍速列車最動人的地方就是對於人性的抨擊、以及角色的細膩建構、台詞精準到位。我們談談角色吧。
成長型角色:徐碩宇(男主角、父親)
劇本利用極少的篇幅去架構起徐碩宇的「吸血鬼特性」其特色是遇到事情都會以自己本身利益為優先考量,對於秀安的愛,他內斂且不知道如何表達,既不上心也不夠細心,否則不會送重複的禮物。猶記得有一場戲,秀安要將座位讓給老婆婆姊妹,卻被徐碩宇帶到旁邊,告訴他:「這時候就別管別人了,一定要顧好自己知道嗎?」一句台詞同時表現了一個父親對於女兒的關心,還有這個角色的本位思考。主角在故事的進程中,逐漸明白了只有「互助」才能度過眼前的難關,也在危難中體現了一個父親的不易,還有對兒女無私的愛。
貓咪型角色:成景(孕婦)、秀安
一個孕婦一個小孩子,編劇在考量人物置入的時候,會優先考慮讓觀影者有感的元素,孕婦給我們的心理暗示是行動不便,那這個心理暗示在受到壓迫的時候就會在無形間加重加大,例如殭屍開始追擊的時候,我們會擔心這個孕婦會不會突然間羊水破,突然間躺下要臨盆。也能透過孕婦的驚險程度,來反映出危機的壓迫感。
再來就是秀安,這個小孩子所肩負整部抨擊人性黑暗面的對立方,也就是他代表著是「人性的光輝面」,處處為人著想,擔心著流浪漢叔叔、擔心著婆婆膝蓋不好、在危難中捨己為人。隨處都體現著「小孩的心靈遠比大人透徹乾淨」除了這個面向,秀安還有另外的劇情任務,就是他與父親的關係改變、衝突的化解,透過秀安主角會有什麼樣的改變,都是觀影者所期待的。
(圖片來源: yahoo電影)
英雄烈士型角色:尹相華(成景的老公、摔角選手、且稱韓國隊長)
尹相華,電影中的英雄角色定位,這類型的角色不一定要帥,但特色通常都很鮮明,行為較為不羈、談吐較為幽默。包括:愛妻狂人。不管在哪裡都能殺到妻子的面前,為他把麻煩給解決了。他對內溫柔、對外剛強,甚至可以讓編劇打破第三面牆替觀影者說出內心的話,例如:質疑徐碩宇是不是秀安的親生爸爸。而這類型的角色通常較能引起觀影者共鳴,畢竟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個獨立且特別的個體,遇到危難時,每個人都想成為故事中這類型的角色拯救危難,而非另一種自私自利型的角色。但可惜的是……這類型的角色在危難激化的時候,常常是犧牲的首選,只要夠壯烈,就會有感動的地方。
悖道型角色:容錫(千里馬客運的CEO、片中的自私鬼)
幾乎是所有多人封閉空間題材一定會出現的角色,有一部經典的電影《迷霧驚魂》史蒂芬金的作品。也有相同的類型角色。這類型的角色通常負責蠱惑人心、負責吸仇恨值。容錫是一個標準的悖道型角色。他的心被死亡的恐懼填滿,他在危難中深刻表露出自己自私的一面,不斷害死身邊的人來保命。在KIX列車收到控制台命令停靠大田站時,他企圖說服列車長重新啟動列車,開向釜山,並且不告訴其他任何人。
在得知珍熙(棒球少女)的一群朋友要從另一車廂過來時,他恐懼焦慮,自己好不容易保住的命不可以受到任何一絲可能被感染的概率,於是他蠱惑眾人緊閉車門,他利用了人人自危想自保的心理,白白犧牲了兩個人的生命。
好不容易有處安身之處的他,須從車廂洗手間衝過殭屍群跑到車廂外,為了有充分的逃跑時間,他將列車員推向了殭屍做為誘餌,自己則利用這時間迅速逃跑,慌亂中並未關閉車廂,大批殭屍蜂擁而出。
他夠賤、夠自私,而且在危難中懂得利用人性。
在跑出車廂後,容錫正被一隻殭屍追趕,他向珍熙跑去,然後把珍熙推向殭屍以爭取自己逃跑時間。(同時編劇利用他結束另一支線)。
在最後,容錫終於被殭屍感染了(被咬的過程並沒有演出),在他彌留之際,他的記憶回到了孩提時代,求助男主,哭著要找媽媽,想尋求一個庇護,想要活下來。其實這邊是編劇的一個巧思,在什麼樣的成長背景下,可以成就什麼樣的人,他渴望安全、比任何人想活下來。
(圖片來源: yahoo電影)
支線型角色:閔英國、金珍熙(棒球情侶)。鐘吉、英吉(一對老姊妹)
這類型的角色比較是陪襯主線劇情,他們的關係存在衝突,他們的劇情存在「過往」及劇情推動所帶來的質變。簡單說就是觀影者可以知道他們是有故事的,而他們的故事是隨著劇情而流動,但不會鉅細靡遺的交代。即便是如此這部《屍速列車》仍是將這兩組寫得相當到位,閔英國從不肯正視與金珍熙的關係,遇到危難時彼此牽掛,這是一種關係上的質性變化,他們在危難時沒有放棄彼此,反而最後緊緊相擁同化成殭屍。
相對而言,鐘吉與英吉這對姊妹就沒有這樣子的變化,在容錫的自私下,英吉成為了殭屍利牙下的祭品,這時鐘吉在安全的車廂中,面對著一群受到蠱惑的人們,一個絕望的中年婦人眼看著自己的姐姐被殭屍殺死卻無能為力,最後選擇放出殭屍,報復了全車袖手旁觀的人們,這絕對是這部戲中,很值得玩味的場次。
神秘型角色:流浪漢、金主任、秀安母親
這類型的角色的特點就是,有關於角色的部分充滿著神祕的色彩,最好不知來處、目的不明。這類角色存在的必要是方便編劇做最臨時的調動,當然如果一開始就能定位好那是最好。有觀影者問片中流浪漢是不是一開場那個司機,呃……當然不是。
淺析電影優缺點的部分
先說說優點部分
1、殭屍來源透過細節來呈現,從一開始徐碩宇賣掉化學廠的股票開始就開始埋下伏筆,隨著劇情推演,徐碩宇看到魚類死亡的新聞,接著回家的路上看到火光,很多細節都用鏡頭告訴觀影者,要出事了唷!最後殭屍來源解謎,這一段是赤兔相當喜歡的橋段,金主任的一通電話,台詞處理得很好,配音也配得相當有情感。負罪感有做出來,包括男主的愧疚感演得很到位
2、整體局勢還算清楚,看到最後軍隊那邊就知道局勢控制住了。且在密室氣氛的掌控相當好,無論是入侵物、燈光、空間的壓縮等,都實實在在地把壓迫感做出來,即使殭屍本身不恐怖,但仍給觀影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有關於密室元素的部分,有興趣可以看下方相關連結,活埋-極簡電影)
3、結局的處理,成景跟秀安成為了電影中最後的生還者,劇中相對弱者得到了救贖,在一連串的犧牲下保住了性命。相當於給觀影者鬆了一口氣。結局斷在那邊也相當漂亮,用本來想唱給爸爸的歌(電影前段沒有唱完)來結束,做到首尾呼應。有觀影者會質疑怎麼會斷在這邊呢?秀安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成景最後呢?就以劇本的角度來說,故事到這邊就應該結束了,後續如何其實並不重要,有沒有找到媽媽不重要,因為爸爸已經死了。而爸爸與秀安的關係衝突已經在劇情推演中解決,沒必要多處理一個情緒。成景孩子生了沒有也不這麼重要了,因為孩子的爸爸也死了,我們不用知道他們會用什麼方式緬懷尹相華。留下這麼一個念想,這麼點希望,在一片黑暗的人性中。挺美的。
(圖片來源: yahoo電影)
說起缺點部分
這部片其實蠻對大多數人的胃口,雖然有很多觀影者提出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被咬了為什麼不要立刻砍下傷處,斷尾求生。又或者孕婦當百米奧運選手用。但這些都不足構成赤兔心理缺憾的部分。分享一下想法:
1、容錫的死沒有讓鬱壓已久的觀影者解氣。他值得更慘的下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容錫擔負著吸收所有仇恨值的角色,當觀影者已經產生共鳴時,在角色結局的過程設計上,應該讓觀影者的心情有所宣洩,這樣會大大提升觀影感受。
2、珍熙(棒球隊之花)選角上,呃……(看製片人)看看人家殭屍教戰守則好不好……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套路電影,但無論從情節的安排、小地方的設計、台詞的精鍊度、運鏡、音樂、乃至於演員的演技各方面來看,這部《屍速列車》都值得今天的票房,如果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又喜歡殭屍的讀者們,趕緊去一睹為快吧!
(圖片來源: yahoo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