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中更遠的視角
導演曾經說過這是他非常私人的電影,從電影的取材來看就知道,這個故事是導演的親人告訴他的,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再比如說他剪掉許多可能可以讓柯震東或吳可熙能拿金馬獎的鏡頭,那些幾乎都是特寫或是中景的鏡頭是演員的外顯表現,可以讓演員容易被看見身上所散發的光輝。但是導演不要這樣的角度,他想要更遠一點,用更冷的方式來述說這些異鄉客的故事。這樣的角度其實很有侯導的味道,也想起侯導說過的:「沈從文自傳」。侯導也是透過沈從文自傳中找到自己電影的味道,在這裡似乎是能看到許多台灣電影前輩的影子,觀看起來也十分感人。
在寫實之外是「現實」,現實裡的故鄉與城市總是很尷尬得在拉扯,身為緬甸人的主角們因為現實,為了那張工作證能在泰國好好工作,所付出的實在是身為一個人所不該有的遭遇,但是回頭看看臺灣是不是也如此呢?以為導演會拍女主角來到臺灣所遭受的待遇,結果不如我所期望,但看了這部電影後開始會感同身受,將自己投入角色當中變成異鄉人,而變成台勞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泰國、台灣夢碎
你不再擁有自己的名字,你必須開始假裝那個你自己一點也不熟悉的外國名字。這時便會聯想到經典的日本動畫《神隱少女》中,小千為了工作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這道理其實是相通的,因為你渴望生存,渴望看見更多的世界,渴望離開那個你其實一點也不想離開,卻又不得不離開的你的家鄉,但是那滿滿的哀愁又是什麼呢?
超現實素材
巨型蜥蜴取代性工作的超現實畫面是電影中一大驚喜,誰說寫實電影不能有超現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更像是文字與影像的巧妙結合,將文字中的「象徵」意謂運用得更有餘韻。
戲劇化的二度「牯嶺街」?
那戲劇化的結局想必每個觀眾都張大嘴巴無法置信吧?也或許在腦海裡閃過一些熟悉的記憶?沒錯,第一個想到的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神似到有致敬的可能,也或許只是剛好表示出「人總是在做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並且犯同樣的錯。」
(本文圖片皆來自影劇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