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跑線》: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電影介紹 | 翔空

為人父母,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希望孩子能少走點彎路,而一個人的品格和能力,往往跟他所受的教育有所關連。因此在教育普遍普及的如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轉變為教育資源的爭奪,為了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人人無所不用其極地將孩子送入優良的學校,因此這場教育大戰從「能否入學」開始,而入學資格便是父母替子女未來打的一場前哨戰。
 
Hindi Medium1.PNG
 
而《人生起跑線》中,身為父母的Batra夫婦也不例外。Batra家是一對只說印度話的丈夫Raj與會一些英語的太太Meetaa,以及他們即將上學的女兒Pia所組成。Raj開了一間印度女性傳統服飾店,經營的有聲有色,是家境不錯的中產階層。雖然他覺得沒必要,但拗不過Meetaa,加上Meetaa所言:「英語,在這個國家就是一種階級代表。」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更好,因此兩人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辦法將女兒送入雜誌報導評比的前五名學校。
 
Hindi Medium3.PNG
 
而倆人的第一步就是搬家,因為雜誌上評比的第一名學校是學區制,卻沒想到搬家以後,Pia交不到新朋友,因為她說的是印度語,而非英語,Batra家無法融入洋溢上流社會氛圍的整個社區。Meetaa認為這樣下去不行,很可能女兒沒有辦法入學,只好拖著Raj去尋找了這方面的顧問,顧問讓他們從外在打扮由移動式名牌櫃變成低調大氣、找作家幫忙寫女兒的性格特點,甚至模擬了面試時的標準回答,此外夫婦兩人還到處求神保佑……然而,即使努力了一段期間,Pia卻還是在四間學校都落了榜。而Raj本來想以走後門的方式(找人關說、推薦、以金錢賄賂),卻在在失敗,於是Batra家最後只好將主意瞄向了因教育平等法而留給低收入戶、貧窮家庭的25%保障名額。
 
Hindi Medium.PNG
 
本來想以「假資料」解決一切,卻沒想到中間出了意外,使得Batra家不得不實際到貧民窟走一遭,扮演真正的窮人,與街坊鄰居學習「怎麼當窮人」。而在這個過程中,Batra一家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在入學面談時提到的「分享即關懷」。甚至在後續Raj與校長的會談中理解,即使這些貧窮家庭的孩子入學,最後還是會被其他學生排斥、格格不入,甚至因為無法繳納後續的費用,不得以而轉學收場……雖然整部片都以輕鬆幽默的手法和演出帶過這些不公不義,但卻仍然在觀眾心中投入一顆震撼彈。
 
Hindi Medium2.PNG
 
我們都認為教育是非常重要、從而影響一個人未來的大事,但究竟是誰灌輸了我們人生的起跑線是從就讀一間好的學校開始呢?又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已經變成了一場需要爭奪資源的大戰,進而衍生出階級複製的問題?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那不妨到影院走一遭,好好思考「教育」的意義吧!
 
圖/豆瓣電影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