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與抉擇可以出之於理性或出之於感性,但,重要的不是你(妳)做出選擇的那個時點,而是蛻變的過程。電影的最後一場戲,Eilis倚著牆,手插著背,攝影取的自然光打在她的紅髮與雙頰,形上慵懶愜意,實則堅毅果敢,因為成長,所以自信自然流露,不須隱藏,也無法隱藏了。
Brooklyn或許講述的只是一個移民女孩人生路上的美麗與哀愁,故事背後其實透過宏觀的視角,帶著觀者歷經了大時代的變幻與更迭,其所隱藏的世界觀,有著大西洋兩岸的文化深度與厚度,此外,Colm Toibin出色的原著,Nick Horhby流暢的劇本,也讓Eilis的掙扎與矛盾、躊躇與兩難,無不牽動觀者心扉,即使現今通訊便捷,故事的後座力,仍在每個異鄉遊子心中發酵。
電影不時採雙螺旋手法,故事的人事物看似不在同一時間軸上,卻也相互襯映,彼此牽連;如Brooklyn與Ireland、舊愛與新歡,愛情與親(友)情、過去與未來,因為,有對比才有情緒,才能碰撞,也才有選擇。
主角Saoirsa Ronan動人的表演讓人銘記於心,原著作者Toibin曾說:「她的臉部表情非常生動,例如有場舞會戲,也許我可以將細節以三四十頁寫成小說,但她只要幾秒就呈現出來。」Saoirsa Ronan表演之精準,除了那長達近一分鐘的定格鏡頭(Eilis看著摯友Nancy與男伴離去,想起自身也將遠離家鄉的失落感),以及從女孩到女人的型態變化與口吻差異,由暗到明,落寞到自信,層層分明,飽滿到位。
Eilis曾問:「何處是我鄉?」,Tony回:「家就是家。」,Tony表面支持Eilis 返鄉之意,也暗示兩人已互訂終身,要Eilis務必回到自己身邊,所以,何處有愛,何處即是歸屬,何處就是家鄉。
「當你遠走他鄉時,你會想家想到痛不欲生,而你束手無策,只能默默忍受,但在咬牙捱過後,當陽光照耀在你身上時,你會發現這就是你的人生所在。」所言甚是,當你(妳)決定為己身做些甚麼,你(妳)可能將永遠犧牲部分,但你(妳)也將會擁有全部,因為,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