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日本作家朝井遼的原著小說《何者》,描述一群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為了討論就職策略而相聚的故事。日本的求職文化較台灣嚴謹許多,在即將畢業前夕,就職就像一場戰爭,應屆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集體參與各種求職活動,只為了成為社會俗稱「不輸在起跑點」的人。
大學是戲劇社的拓人、喜愛玩樂團的光太郎、剛留學回來的瑞月,三個人剛進大學時在新生聚會上變成好朋友。時光交錯的日子裡,即將面臨就職生涯的三人,因緣際會下與瑞月的朋友理香和其男友隆良,組成了一個就職小團體。
電影和小說皆以拓人的視角為主軸展開敘述。
拓人看著吵吵鬧鬧的光太郎舉辦告別校園演唱會。染回黑髮、穿上西裝的光太郎,與拓人一起為了求職關卡而努力。原本以為會陷入苦戰,卻在面對面試和考試時顯得游刃有餘,不管是被刷掉、或是默默闖到最終面試,光太郎都是那副屌兒啷噹、蠻不在乎的樣子。一直在內心偷偷喜歡著的瑞月,是拓人最在意的人。原本面對求職充滿幹勁,一開始以外商公司為目標,想好好活用自己留學的經驗。卻在家庭的壓力之下不得不更改志向,換成尋找職務穩定的單位。可這件事瑞月卻沒有和大家說,只有在搭電車時告訴旁邊的拓人。
因為討論求職而認識的理香和隆良,對拓人來說像是另個世界的人。自尊心高的理香,對未來有著各種理想,積極努力地參與求職相關活動,整天把「留學」、「當過國外義工」、「校慶執行委員」等像是重要武器似的頭銜掛在嘴邊。隆良則是一個自詡為藝術家的文藝青年,認為求職只是為了盲從進入社會、適應群體生活並無法自己生存的行為,老說著自己不適合當上班族之類的話。
在眾人各懷心思的狀態下,每個人手中握著不同的理由,在現實與虛擬間經營著自己的人生。故事中特別設定以社群網站作為年輕人之間彼此觀察的媒介。原本生活中面對面的人才是最真實的,但在這個資訊快速的現代,社群網站卻變成窺伺人心的重要途徑,比起眼前的實體存在,不到兩百字的推特(Twitter)動態好像更能顯示出這個人的為人。
什麼時候,我們變成必須要慎選用字,才能定義自己?
那些經過選擇、顯示在網站上的詞彙,真的能夠代表一個人嗎?
一直看著大家的拓人,在光太郎求職時幫了不少忙、在瑞月吐露心聲時想安慰她、在理香發表言論時側耳聆聽、在隆良自說自話時暗自反駁——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無從停止與控制。電影中從頭到尾沒有出現本尊、卻和拓人以前是好朋友的銀二,即使兩人在後來分道揚鑣,拓人卻不忘在社群上關注著對方,想藉由這些挑選過的詞彙來鑑定自己的論點,並下了隆良和銀二很像的結論。或許是延用《聽說桐島退社了》的手法,銀二對拓人的人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電影中從未露面卻時時刻刻牽繫著拓人與他身旁的人事物。
沒有被選擇的用語,一定可以相當程度地表現出那個人。
所以不要輕易地因為那140個字就認定誰是什麼樣的人。
如果拓人是故事唯一的視角,理性分析後所得出的結論看似精闢、卻未必正確——而片中戲份不多、卻一直是最照顧拓人的澤學長,或許就是作者與導演安排給觀眾、整部劇裡最客觀的關鍵鑰匙。沒有使用社群網站的澤學長跳脫出了團體的框架,在這齣戲裡成為一種獨立的存在,並為劇情點出了轉折。銀二與隆良完全不像,但究竟是哪裡不同、又有哪裡相同呢?
在求職的眾多人們,都是因為某些原因而下定了決心,沒有一個人的做法是無意義的。沒有人是不同的、也沒有人是相同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在人生的軌道上。即使在逃避著不敢面對、掙扎著也要向前、假裝著光鮮亮麗,每個人的出發點都必須是為了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被虛擬的光環給框住的我們,真的有在前進嗎?
這個資訊爆炸的現代,審視、決定自己的未來無疑是年輕人的一大難題,過去的人們或許無法體會年輕世代的壓力,也無法意識到社群網站是多麼容易侵蝕人心,足以喚醒人類最陰暗的一面。故事中不斷以推特的文字影像來帶動畫面,最後更是加入仿舞台劇的幽默手法,來表現虛擬與現實間的時空交錯。或許不像一般電影那樣精緻完整,比起小說,角色也似乎顯得過於黑暗,但演員在人心的部分確實著墨頗深,每個角色的相反性格和彼此尷尬的氛圍都有微妙地呈現,是書和電影都建議觀賞的佳作。
「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可以成為那樣的人是不夠的,不管是十分還是一百分都好,只有真正努力了、才能夠變成那個理想的自己。」
圖片來源 / 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