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回顧:衝擊道德迷思的《楢山節考》(上)】 | 編輯觀點 | Brinkman

Narayama bushikô (1).jpg

在戲劇或小說之中,常常會提供現實生活裡不太可能遇到;卻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或者說,作者可在其創造的世界裡投入一些特別的變數,讓劇中的人物和故事發展,走向一個戲劇性的境地。例如羅密歐與茱麗葉,是一對年輕男女的愛情故事,愛情在現實中隨處可見,然而莎士比亞織下了世仇這個網,使劇情中的人事物開始打轉,一般人不太可能面對這樣的事,但在羅劇中我們可藉此假想仇恨的力量與詭異,以及在之中的人性糾葛,某種程度上延伸了我們對這世界的思考。

《楢山節考》下的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小村的習俗規定子女必須背著年邁的父母上山等死」,有了這件事,劇情的枝幹於是被架設起來。這個習俗背後的理性原因,應該是貧窮的的小村落生產有限,因此沒有生產力又沒有未來可期待的老人成為糧食的消耗者,在某個年齡界限後必須強迫死亡來節省食物。這對身處現在社會者是無法理解與體會的事,就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對於這樣的習俗自然易於投以殘酷、悲哀、同情、甚至誇張等等諸如此類的看法,進而我們可能會開始探討生死的問題。電影的最後一段,主角辰平的母親從容就死(似乎還巴不得快點死),但錢屋的老爹則極度不想死,最後被自己的兒子在一場掙扎後被踢下山谷,可想而知會死的極不甘痛苦,這是兩個已經「該死的老人,面對死亡的態度,在劇末呈現了最大的對比。

楢山 (1).jpg

究竟有沒有何種權力去決定「讓一個不想死又不必死的人去死,在現代社會只有法律與戰爭得以正當行使這樣的權力,在小說和電影中,除了習俗的說法之外該村落似乎並無強制性權力,要求兒女帶父母上山等死,如果不願意從俗,最多就是丟臉(也許在那裡丟臉比死難受)。那麼究竟是何種力量逼使劇中人非得殺掉老人不可?

老人想活下來,而且有健康的身體可以活下來,他為何該死?即使用了節省食物這樣的理由,是不是一個好理由去允許不人道的弒親行為。的確,站在生死的角度來看,一個現代人是難以被說服,問題是這部戲並沒有站在生死的角度來呈現,更精確來說,是站在「生存」的角度在與我們說故事。

Narayama bushikô (8).jpg

生存簡單說就是活下去,要求兒女弒親是為了生存,老人不想死是為了生存,哥哥願意把妻子借給弟弟洩欲是為防範弟弟傷害生產工具,村人把偷竊慣犯的家庭活埋,是害怕其再偷食物影響他人家計,這一切皆非道德因素也不是法律規定,都是為了保障食物生存下去。甚至在小說中可見到「不教你吃飯囉或者「別吃飯囉變成是一種罵人的話或處罰,顯見溫飽這個Maslow所說的低層次需求何以重要。
 
生存背後隱含的卻是種種傷害,包括死亡。電影中許多為了生存的動作經常是藉由消滅其他個體來達到,我們看到電影裡許多動物的畫面,蛇吞掉老鼠、蜘蛛在網裡吃掉它的獵物、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等等。在動物界,吞食其他生物甚至是同類都是生命的過程,我們會結束別的生命再由另一個生命來結束我們,這是原著小說看不清楚但電影裡頭導演藉畫面特別呈現的部份。


圖片來源/ 豆瓣電影,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
影片來源/Youtube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