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不是這樣的,如果你單用片名或電影大綱去了解。論一部兇殺片,《追兇》是不完美的,但若你想探討片中不經意表現的細節,這還是相當真實的,說不經意,是這部電影顯然是將主軸放在追緝謀殺案上,但在情感的刻劃上卻亮眼許多。
(圖 / YAHOO!電影)
《追兇》在選角上很讓人期待,擅長情感表現的男女主角克蘿伊·摩蕾茲與安索·艾格特,都曾在過去的電影當中有讓人動容的演出,更特別的是克羅伊與安索是既「魔女嘉莉」四年後第二次合作,情感上激盪出相當出色的默契火花。又以克蘿伊在此片中,連眼神都有戲的精湛流露,讓人都不自覺為她的內心掙扎眉頭緊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分別飾演男女主角單親父母的大衛·史崔森與凱薩琳・凱娜,將對孩子的期許與呵護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因為他們帶感情的演出,讓人在電影中獲益良多,甚至在日後回想起,仍甚為感動。
(圖 / YAHOO!電影)
最愛你的始終是家人
電影中,兩個高中生憑著一股正氣與為摯友討公道的正義,在一場即將被世俗眼光結案的兇殺中,不顧危機深入險境,除了不解主角的盲目,也看見身為父母的從激烈的語氣到等待的勇氣,那每一個舉動背後的焦心都帶給觀眾一種無可奈何的心境,父母盡可能用言詞表達保護之情,卻被解讀成「上一代不懂的欲成大事前的衝勁」,最後在一次次的反抗與潰堤中,父母妥協了、而孩子冒了最後一次的險,那阻擋不了孩子受傷的擔憂,在背後、在夜裡獨自憔悴,那一槍畫面一暗,緊緊握著的,還是那雙不知抹過多少次眼角淚痕的溫柔,那股力量,是你一輩子都不能遺忘,也無法被替代的,愛得最深也最沉,支撐你前進與等待你歸來的永遠都是怎麼也放不下心的家人,冒險的是你、而跟著你忐忑前行的是家人。
(圖 / YAHOO!電影)
朋友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樣
在我們都跟著主角認為被害死者就是那樣簡單的一個「文青」,咖啡館打工、熱愛閱讀、喜歡爵士音樂,再再都指向一個興趣這麼「靜態」的學生怎麼會忽然就被幫派份子槍殺了呢?一定有什麼陰謀吧?!顯然我們也對這樣的結局與閨蜜男主角一樣失望了,但如同每個人都有不欲人知的過往一般,也會有不想被檢視的私生活,無論是習慣或性格,面對再要好的朋友或情人,保有私領域是人之常情,也會欲顯示社會眼光下「正常」的一面,因此需要隱藏或掩蓋那些不為人知的事實,他們可能不完全是你所想像的那樣,但情感是真的;他們也可能不是因為想欺騙,但是非不得已,而我堅信,片中的被害者絕對是出於不想拖累朋友、也不想失去他們,而選擇保留,雖然這事待他死後才被發掘,但我想那真摯的情誼還是完美地被留在好友們的心中。
(圖 / WorldSCREEN)
我們都該學會說再見
在《追兇》一片中,有一條牽強的脈絡連結著主角的心境,以至於牽動著他之後要做的事,雖然極為不自然,但依舊點出創傷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力,而那種「影響」甚至不會立即呈現,但可能會成為日後判斷力上的弱點,這部分剛好可以聯想到同為近期電影的「忌日快樂」,女主角同為在失去母親後,因無法面對這種「疼痛」而選擇從此不過生日,在《追兇》的男主角即是不能接受母親不預警的離世,而無法再面對摯友突然之間的被殺害,開始出現一系列毫無理智的判斷與衝動,在危險分明擺在前頭的情況下,非要往虎山行,僅為了彌補心上的那個「缺憾」。與最愛告別是一件不容易的生命哲學,而這學問沒人能參透,也無法破解,因為有多愛、就有多痛,這是不爭的事實,或許我們僅能在擁有的時候不遺憾、在失去的時候往前看,才不枉成為最愛的最愛,你的那一句「再見」,才是他們離開後最想聽到的「慰藉」,學會告別,是生命中重要的事之一,也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第三件事。
(圖 / HETFLIX)
電影並沒有太多曲折的橋段,如果你渴望看見燒腦的推理過程,那《追兇》不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有些真相,需要你細細品味,無論是從電影中還是從生活中,生活是很真實的,就像電影想告訴你的,眼見不一定為憑,還得用心去感覺。
(圖 / YAHOO!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