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少年Under sandet》拆的是二戰的雷,還是人們內心的仇恨?】 | 電影短評 | 艾弗森

圖片來源:IMDb

 

這是一部由丹麥和德國合拍、 馬汀贊帝維 (Martin Zandvliet) 所執導的歷史反戰小品,同時也是我第一次接觸他的作品。沒有美國好萊塢的商業公式,沒有華麗的特效,只有用直白樸實的敘述法,卻有不容小覷的後座力。丹麥片名為《Under sandet》,英文則為《Land of Mine》,台譯為《拆彈少年》,不論是哪國版本,都能讓人直白的了解這部片想帶給人的意象。但私心較偏好丹麥的片名,究竟表面看似風平浪靜的黃沙下,藏著怎樣的生死危機呢?導演又想告訴觀眾什麼?

 


圖片來源:IMDb

 

轉嫁的歷史共業與民族仇恨

故事描述在1945年5月,在德軍二戰投降的背景下,一群德國青年(戰俘)被迫進行數百萬地雷的掃雷行動,遭受無人道的對待外,同時也肩負起這些無解的歷史仇恨。一進入正片沒多久,映入眼簾的是一整排投降的德軍少年,被丹麥士官長給「刁難」丹麥士官長Carl:「這不是你的國旗,給我滾開我的國家!」只因一名德軍少年手上拿著丹麥國旗,就慘遭丹麥士官長Carl的一陣血流如注狂毆和怒罵;或德國青年因飢餓難耐而溜進農場偷吃飼料(德國人配給不到食物的困境)、農場女主人的仇視等、丹麥軍方的凌辱等...都能看出在德國統治五年下的丹麥,對戰爭帶來的仇恨有多深。

 


圖片來源:IMDb

 

有形的地雷能清除,那人內心的雷呢?

不論是片頭刻意呈現清晰的呼吸聲,還是在拆彈訓練中的死寂感,緊促的呼吸聲、解雷顫抖到不行的手,都讓觀眾感到有種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同時對比著這些十幾歲、在這些稚嫩臉龐下的年紀,卻面臨原本不屬於、也不該背負的歷史責任和仇恨。

 

圖片來源:IMDb


當人性同理心超越民族仇恨

劇中丹麥士官長 Carl,是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的角色。從一開始片頭惡劣對待德國人,對排雷的德國小夥子滿是仇恨與嚴厲,慢慢對這些年輕人起了惻隱之心:探望被炸傷的少年、來回往返營地偷拿食物、和這些少年打成一片,甚至最後反抗軍令逕自將他們放回德國!只因他認知到一件事-這些德軍少年何其無辜,每個人都同是戰爭下的犧牲品,不願強加仇恨在他們身上,更何況他們都只是十幾歲的小孩子而已!

 

肩負國家民族重任與兼顧人性的兩難

對於一個曾被納粹德國統治下的丹麥民族而言,卡爾必須擔起復興國家與保護人民的重責大任:除雷,但一方面卻面臨人性的考驗-戰後雙方角色互換的欺壓和霸凌,是內心真正的正義嗎?這個問題,也許卡爾不斷來回營地和排雷區中,就是為了尋找那內心深處的答案...

 


圖片來源:IMDb


失去光彩、黯淡的青春

這些十來歲的排雷少年,到最後存活的只剩下不到一半,對於盟軍上級答應的那些遙遙無期的返家承諾,對照日復一日的拆彈任務,他們年僅十幾歲的人生頓時失去未來,被迫面對各種身旁親友的生離死別,受著現實的無奈與無力感交迫下,也有少數青年選擇走上結束自我這條路。

 


圖片來源:IMDb

 

這部片雖在講歷史的反戰故事,但劇情略過於平順缺少張力,士官長卡爾與孩子們的內心轉折表現較沒有那麼細膩,反倒是略顯匠氣與刻意。歷史傷痛無法抹滅,就像內心那顆雷一樣,永無除完的一天,就像過往的對日抗戰、南京屠殺、228白色恐怖等傷痛依舊存在,在事過境遷的無數年之後,即便一些特定的族群是最有直接關係的(血緣、民族等),但卻不能將這些罪過與仇恨強加在他們身上,畢竟,他們也是無辜的!比起仇視與憎恨,也許我們該做的,不再是一直抱有這些傷痛,而是盡一切的力量去阻止同樣的悲劇再度發生!


▲LiTV立視線上影視:電影線上看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