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重點探討《電競殺手》的網路與現實 | 編輯觀點 | 白帝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部在2017年由俄羅斯鄉民們集資而成,以六萬美金超低成本拍攝而成的電玩虛擬實境動作科幻電影,《Censor(電競殺手)》。由於該電影中將多次出現血腥以及虐殺鏡頭,若害怕大量濺血、或是不忍直視殘暴畫面者,就不推薦您進場觀賞這部限制級電影了。另外,同行者也有人表示對於電影中的競速畫面感到暈眩,雖是因人而異,但對快速鏡頭轉場易暈者,也請自行斟酌了!

cs1.jpg
(圖片擷取自:開眼電影網)

重點一:遊戲太逼真到底好不好?

越是逼真的遊戲場景,越能刺激人們的感官以及增加遊戲的帶入性。但,一旦遊戲精緻到與現實無異時,究竟會為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呢?在《Censor》這部電影中,很明顯的,有一好沒兩好,劇中主角史塔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示了人性的脆弱以及慾望的延伸,他獲得了自身追求的快感,卻也付出了許多無意義的代價。遊戲逼真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事先模擬好自身需求,可以將失敗率降至最低,甚至是達到零失誤的境界;而同樣的狀況若用在搶銀行或是縱火上,經由多次模擬進而達成犯案成功率,這也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所以說,遊戲,若是限制太多則易使人興致缺缺,但限制過少,絕對會讓犯罪率達到前所未有的猖狂。究竟如何在這之中取得平衡,應該是遊戲業最具挑戰的課題了。

sc5.jpg
(圖片擷取自:開眼電影網)

重點二:劇本是誰寫的啦?

《Censor》的主軸非常顯而易懂,其實就只是繞行在主角史塔斯與其搭擋艾利克斯這兩位「電競審查員」,如何角逐「最強電玩審查員」資格而展開的故事。完全合理的主題,卻不知從哪裡開始走鐘,內容的走向到後期完全抓不到重點?感覺的出來導演想給的非常多,但眾多的元素沒有被合理的分配與運用,導致整部電影變得有點雜亂無章。以下簡單舉出幾點疑惑:

1.「虐殺成就」的意義,這點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交代。
2.男主角史塔斯的心境轉變...究竟是導演盡力了還是我的慧根太差?
3.「最強審查員」的審查標準究竟為何?兩位主角的所作所為令人費解
4.電影結束後非常貼心的告訴你後面還有片尾,別急著離開呦!然後抱歉,對於伏筆我真的是一頭霧水?

sc2.jpg
(圖片擷取自:開眼電影網)

綜觀以上幾點,也許電影裡面有交代細節,只是真的很不明顯,導致導演想要營造出來的驚喜感,觀眾群感受不到,這可能也是各大影評網站分數不高的緣故吧......

當然,這部電影並不是毫無可取之處!不得不承認《Censor》其實有著一個非常新穎的題材,只差沒有把它發揮到極致而已。這種感覺跟當時2011年上映的《In Time(鐘點戰)》很像,都丟出了一個令人驚艷的世界觀,卻走偏了主題。題外話,就顏值來說,不管是男主女角,又或是配角都挺賞心悅目的,尤其是主角的搭擋艾利克斯,某些角度還真的神似《The Avengers(復仇者聯盟)》裡面的洛基呢!只可惜曝光度都不夠高,搜尋了一下也沒發現什麼代表作。

sc4.jpg
(圖片擷取自:開眼電影網)

最後,至於推不推薦這部電影?它有著很強烈的省思成分,但劇情的部分確實略為平庸。但入選參展六場電影節的部分也是事實,畢竟只有六萬美金的後援,能拍到這種程度還是很值得鼓掌!所以,想殺時間又想享受一下血腥快感的朋友們,這部片還是能對到你們的胃口的!

 
就愛看電影粉絲俱樂部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 → →  電影贈票資訊不遺漏,訊息接收設定辦法 (點我觀看)   --  ( ・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