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守護者》故事從1950年代的愛爾蘭小鎮說起,女孩菲洛米娜因未婚懷孕而被家人送入修道院,並背負墮落的罪名長此待在修道院中以勞動清償她的罪衍。而在孩子三歲那年,修道院竟私自將孩子賣給一個美國家庭寄養,菲洛米娜被迫與愛子分離,一別五十年。聽聞此事,前BBC特派員馬汀決定幫菲洛米娜找尋兒子的下落,以一償菲洛米娜數十載來的夙願。
《遲來的守護者》是一則簡單卻真摯的親情故事,敘述著年邁的愛爾蘭老婦為求再見失散多年的愛子而勇敢打破心靈桎梏、不辭萬里艱辛的感人物語。
「贖罪」是菲洛米娜終其一身的課題,而萬里尋子又何嘗不是場贖罪之旅。菲洛米娜背負的罪衍-「未婚懷孕」,起之於宗教及社會的集體共識;但更讓她久久不能忘懷的罪過是未能守護他最心愛的孩子,來自於內心最深層的自我譴責與愧疚想必更甚前者,萬里尋子的贖罪之旅於焉成行。
而對於認為「上帝既賦予人類性慾,又何必對抗它」的馬汀而言,菲洛米娜的未婚懷孕風波與宗教罪孽云云只是一場無稽之談,他在意的是那「欲加之罪」緣起之地-修道院,究竟隱瞞了多少真相,若非他的堅持與菲洛米娜愛子心切的堅毅信念也不能成就母子倆再續親緣,即便最終愛子已不在世,但母子倆對彼此的牽念卻能永存。
「解鈴還須繫鈴人」對修道院如此、對菲洛米娜與馬汀亦是如此,深埋五十年的祕密終歸為塵土、還諸天地。而當年以宗教之名定罪菲洛米娜的修道院,卻犯下私自販賣嬰孩的「罪」,菲洛米娜最終選擇了原諒,看來總有幾分諷刺。而罪孽種種皆生自於人性,宗教又何嘗不來自於人性,罪不罪過又該如何定奪?
《遲來的守護者》以虔誠信奉天主教的菲洛米娜的視角端詳這個世界,再以無神論者馬汀做為另一視角作為對照,給了我們一個最溫暖的親情故事和忘年情誼之外,也給了我們一個最溫柔的警醒。
身兼本片編劇與男主角的史帝夫庫根與《遲來的守護者》故事主角本人Philomena Lee
本片風光入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4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音樂4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