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禮勿弒》與之前很夯的《控制》很像,但前者比較偏向氣氛的營造,後者偏向角色的經營刻劃。
情節與角色
《非禮勿弒》沒有任何血腥暴力的場面,但那凝重的氣氛卻會慢慢的壓垮觀眾。這個看似笑臉迎人,背後卻又不知打得什麼如意算盤的過去友人,我們明明知道背後必定有詭異,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喬爾•埃哲頓自導自演,把這種神經般的古怪演得出神入化。傑森•貝特曼以往作品大多數是喜劇的他,這次挑戰演了一個表面看似好好先生,私底下善於心計鬥爭的負面性格展露無疑。
《非禮勿弒》故事單純,但角色演出精湛,場景氛圍掌握得當,光是看到桌上擺著一個紅色的小禮物都讓觀眾備感壓力,有如監視偷窺一般的運鏡,也讓人感覺有如芒刺在背。唯一可惜的點在於結局衝擊力薄弱,復仇題材的電影很多,結局哀傷的、震撼的、無解的...各式各樣,《非禮勿弒》所選擇的結局在現階段看起來對於角色的影響力其實有點微不足道,可惜了前中半部強大的鋪陳。
重要道具設計與情節的暗示
故事裡的過去友人葛登實在好得詭異,令人難以相信要是生活當中要是真的有那麼周到的朋友,大概就不愁吃穿了吧~不論是信件裡的「笑臉」,還是禮物包裹上的紅色蝴蝶結,暗示意味極強烈,不論哪一個作為都在告訴觀眾來者不善。但隨著劇情的推演卻發現最可怕的卻是那個我們都想遺忘不堪回首的過去,主角的罪惡以及企圖想埋藏真相的著急,也顯而易見,在慌亂下的脫序行為,也在暗示著觀眾絕對有更深的黑暗在等著我們。
故事啟發
在學階段,相信很多人都有著被霸凌的經驗,或許小時覺得那是一個求學必經的階段,不足為奇,我們甚至沒有發現那些不堪的記憶到成人、出社會甚至都有可能在冥冥之中影響著我們。霸凌者也好,被霸凌者也罷,那些到現在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要怎麼改變自己。電影裡或許演的相當誇張,但重點不是那些報復手法的推陳出新,而是我們懂得自我反省,「抱歉」這兩個字寫起來相當簡單,但願意說出口的又有多少人呢?
《非禮勿弒》所挖掘到的罪惡遠比闖入生活中的陌生人還要可怕。語言的暴力殺傷力無可厚非,現在大家所使用的大量社群交友網站,更應該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們保護自己,也不要傷害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