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社會價值觀快速變遷的影響,美國近年來暢銷的電影小說都以反烏托邦社會為主題,從2008年的飢餓遊戲到2014年的分歧者及移動迷宮,這些系列的相同模式都是一群青少年試圖打破烏托邦社會的假象與制約;姑且不論這些電影是否在影射當前社會,它們在場景的營造及主題的鋪陳都頗耐人尋味的。
先從《分歧者》系列談起。原本設定的場景為人類經歷戰亂後的反烏托邦社會芝加哥,為了維持和平運作,故事將社會結構分為五大派別:包含了博學派(Erudite)、無畏派(Dauntless)、直言派(Candor)、克己派(Abnegation)及友好派(Amity),每個派別各司其職、互不干涉;而這個社會中的人民在滿十六歲那一年都要接受派別性向的測試及分類,無法歸在上述五個派別的,被稱作「分歧者」,亦被視為社會動亂的潛在族群;而女主角翠絲(Tris)即是分歧者之一。
資料來源:《分歧者》官方網站
故事到這邊需要先打個岔,這裡突然冒出了一堆問題:請問誰制定這五個派別?標準為何?為何是這五個而不是其他派別?以及非要塞進其中一個派別不可?這個問題就如同大家常討論的星座分析或是九宮格動物代表測驗,而全世界的人,不論你有多特別,一定會被歸類在十二星座或是九種動物之一的框架中,我們彷彿也不希望成為無法歸類的分歧者。
當然這五個派別也不是一直相安無事。博學派首腦珍寧(Jeanine) 打著「知識就是力量」的旗子,利用無畏派作為控制其他派別的後盾,之後男主角的母親伊芙琳(Evelyn) 雖然組織反抗軍摧毀了珍寧,卻儼然成為變相的珍寧;為了保衛自己的派別,連友好派都不得不反擊;而翠絲生在克己派家庭,自己跟哥哥迦勒(Caleb)卻分別加入無畏派及博學派,歷經了動亂中痛失雙親及手足背叛的心痛,她體會到家庭的維繫竟是如此不堪一擊;也因此,男主角和他母親漸漸取代了翠絲原生家庭的功能。
赤誠者首領及人馬 (資料來源:《分歧者》官方網站)
血緣及派別的價值取捨已經擺不平了,此時故事再落入另一個弔詭情境:男女主角帶著一群人馬翻牆進入新的國度「基因改造局」,局長大衛的研發團隊發現了人類基因可分為純淨者(The Pure)及缺陷者(The Damaged),因此打算利用洗腦的方式改造缺陷基因。局長的驚人動機此時才讓女主角真正驚醒:原來這個社會都以本位主義來看待別人!博學派珍寧將自己視為凌駕於其他派別之上,而局長也用純淨基因的角度來看待缺陷者這群異類;事件一再重演,新環境只是用新的標籤將社會階層重新洗牌而已,你確定這是我們所謂的「家」嗎?
基因改造局局長大衛 (資料來源:《分歧者》官方網站)
翠絲此時的身份變得意義非凡了,她是分歧者,又是基因純淨者,她了解不屬於任何派別的無歸屬感,也能體會基因缺陷者的感受;最後唯一的解套,就是完全撕下這些標籤,不管你所屬的派別及基因類型,大家本質都是「人」,也因為之前的標籤劃分了人的屬性,因此接納多元的他者及包容異己成為這故事的核心價值,這也讓翠絲最後能跟哥哥盡棄前嫌,原因很簡單:你可以任意轉換派別,但絕無法脫離血緣關係!
所以囉,先別想太多!每個人都是特有的個體,也是這多元社會互助體的一份子;至於該如何設定人的參數值,相形之下,也就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