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悲劇,都可以收得了尾。挪威電影《心靈暗湧》(Troubled water; DeUsynlige),就是一場無法被收尾的悲劇。男主角Thomas是個更生人,從監獄離開後,憑藉一手好琴藝,在教堂找到一份風琴演奏的職位,並且認識了女牧師Anna,萌生一段感情。Anna是單親媽媽,獨力撫養一個小男孩Jens,對上帝的信仰無一絲懷疑,對生命充滿正向與光明。
唯一的問題是,Thomas當初入監獄究竟犯的是什麼罪?如果Thomas當初犯的罪是當恐怖份子,或許Anna都能寬恕他,偏偏他當初是和同夥誘拐了一位小男孩,並且失手讓男孩喪失生命。這個事件徹底毀壞了一個家庭,男孩的母親,職業是小學老師的Agnes長年無法從傷痛與自責中走出來,某日,當她看見Thomas已經出獄在教堂工作時,她無法克制地陷入喪子之痛的漩渦中。最後她甚至乘Thomas不注意時,半報復的開車帶走Jens,理由是她懷疑Thomas會對小男孩不利。最後Jens驚險回到母親身邊。
作為上帝的子民,Anna本可告訴任何一位更生人,罪可以洗滌,但作為一個母親,當她知道情人曾經犯的罪是殺害小男孩時,她無法再繼續她的愛。「如果一切都是上帝的計畫,那罪惡呢?」這是Thomas第二次問牧師Anna這句話,不同於前一次的雲淡風輕,電影最後在兩人的無法面對彼此中落幕。
這部電影獨到之處,在於別出心裁的敘事手法,以及細膩卻真切地敲到人類面對「罪」的問題。故事前半部是以男主角Thomas為主,到中段則改以兒子被Thomas害死的女主角Agnes做主體,導演選擇先呈現男主角的遭遇,再述說女主角知道兇手出獄後,回憶裡湧上來的痛苦以及傷痕累累的家庭關係。
女主角Agnes當年去個洗手間,回頭就發現兒子消失,那種慌亂表演得令人心痛。多年後當她帶走Jens使得Thomas遍尋不著時,被害者與兇手Thomas的角色錯置互換。最後Agnes的大意讓Jens差點落河身亡,驚險地被Thomas跳入河裡救回。在這裡可以看出故事中「加害者」-「被害者」-「拯救者」-「贖罪者」的身分交錯,以及導演於各個環節的懸扣。不論Thomas服監、到教堂任職、捨身救人、向受害者懺悔,都無法走出身為罪人的陰影。甚至編劇安排了一位虔誠的女牧師和他相愛,但我們發現不論是浪漫的誠摯愛情還是承接上帝的大愛,世界上還是有你無法接納的罪過。
而喪子的Agnes同樣,當她發現Thomas出獄時,直覺的反應是跟蹤他,窺視他的生活。她沒辦法放下她的恨意,但她也不知道能做什麼,沒有具體的復仇概念,卻也沒法說服自己放下,只能欺騙自己是要一個無法改變任何事的真相。
近年來不時有令人沉痛的案件出現,每每引起社會譁然,各種對於罪與罰的聲音充斥與爭論,但我們終究是旁觀者,對於事件的傷痛,永遠無法理會當事人無解的內心。《心靈暗湧》沒有灑狗血,也沒用粉紅色的感動結局,更避開道德判斷。而是平舖直述,流暢而不黏膩的完整說出一個真的會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