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白人家庭收養流浪的黑人青年的劇情,這樣的經典模式,令人很難不預設這將是一部探討種族議題、探討貧富不均、探討社會公平的電影,然而,John Lee Hancock導演處理此題材的手法卻出人意料,他將焦點琢磨在Tuohy Family (特別是Leigh Anne Tuohy) 和 Michael Oher的親情關係產生連結的過程,用最不浮誇的敘述方式,帶領觀眾投入愛的氛圍。
圖片來源:雅虎奇摩電影網頁
當社會議題不再被強調的時候,愛的主體開始閃閃發亮
淡化的社會議題突顯了Tuohy一家跨越藩籬的愛。主角 Michael Oher是一個明顯與周遭格格不入的角色,不論是因為他的膚色、來自底層的社會背景、薄弱的社交能力,還是高壯的體型,你總是可以明顯感覺眾人對他投以異樣的眼光。但是 Tuohy一家卻直率又真誠地打破了隔閡,Leigh Anne在聖誕節的家庭賀卡裡放了Touhy一家與Michael的合照,Leigh Anne的兒子SJ興高彩烈的接受了Michael成為家庭的一分子,女兒Collins在圖書館裡不顧同儕的壓力,主動與Michael同坐一桌,先生Sean Tuohy和Michael亦師亦友的互動,Tuohy一家和Michael的關係總是離不開外人異樣的眼光,但是誠如導演所呈現的一樣,比起把焦點擺在世俗的眼光,Tuohy一家更加專注於接受Michael本身,他們用愛來擺脫世俗的框架。
圖片來源:自由影音娛樂網
誰也不曾說愛,誰也沒少表現愛
也許你也注意到了,在本劇當中,你看不見Tuohy一家任何人開口對Michael說「我愛你」的場景,但是你卻絕對不會懷疑Michael不被愛。Leigh Anne的付出是最顯而易見的,她強悍得扭轉了Michael黯淡的人生,給予他一個溫暖的家。Sean的表現最為隱晦,但是別忘了他在家庭裡與Leigh Anne是共同決定者的角色,他站在太太身旁,接納Michael自然得彷彿他原本就是家庭的一份子那樣。SJ只有歡喜,對於這個多出來的兄弟,SJ的付出和母親一樣屬於外顯的,只是多了幾分純真。因為年幼,他不懂質疑,也不知道顧慮,他單純坦然的友愛,讓不擅交際的Michael有了避風港。相較於SJ,Collins像父親Sean一樣內斂,當母親詢問她與Michael同住是否會不自在的時候,她為Michael所做的,是強調她一點也不在意輿論,而後當她真正感受到Michael的善良的時候,她選擇了坐在Michael身旁。對Touhy一家而言,愛情的發生從來不是語言在先,而是由行動堆疊。
圖片來源:自由影音娛樂網
我是Michael (Oher) Tuohy
主角Michael Oher從小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在缺乏愛和被忽視的環境下成長,Michael只能「傾聽」,而「理解」以及「回饋」的能力在他的過去的生活中則不被需要。這樣的生長背景造就了Michael的寡言,影響了他與人建立關係的能力。在與Touhy一家成為家人的過程中,Michael一直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安靜的接受,然後大部分的時候,你說不出他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是什麼,也看不見他的回應。其實Michael對「愛」的反應是很遲鈍的,他一直沒有察覺原來自己深愛Tuohy一家人,直到女警官的出現。當女警官質疑Tuohy一家是不是為了圖利,收留他,讓他加入Mississippi 大學球隊的時候,Michael大受打擊,強烈的背叛感讓他先是難以承受的逃跑,後來遇到昔日的舊友,當朋友以輕佻的態度談論媽媽和妹妹的時候,他又難以自恃,憤怒的揮拳反擊,這一切的反應正是Michael對Touhy一家的情感投射,Michael Oher早已成為 Michael (Oher) Tuohy。因此當與媽媽,Leigh Anne,誤會冰釋的時候,Michael終於知道如何回答警官的問題,明白了他為什麼如此自然的走向了Touhy一家期待的方向,這並不全然是因為Touhy一家忘了提供選項,而是因為Michael (Oher) Tuohy,想和家人一樣。「Because it's where my family goes to school...」,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