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MDb)
電影《吸特樂回來了》改變自2012年暢銷小說《希特勒回來了》,敘述二戰時期德國元首希特勒穿越時空到現代德國,在表面看似嘲諷、戲謔、並帶有一點瘋狂的諸多看似搞笑的情境中,漸漸地帶出在黑色幽默的外層下,內在的不安、與害怕的想法在德國慢慢蠢動。希特勒從一開始被認定為「模仿地」很像希特勒的搞笑演員,到開始試圖在電視、媒體、報章雜誌取得發聲權,一步步地走向集權的可能,與表達德國的現代社會情境。
(圖:IMDb)
除卻了大範圍的恐懼、莫名的衝動與歇斯底里,吸特樂變成一位有吸引力的「元首」,說著理想跟美好的可能性,從一開始的看似模仿與搞笑到慢慢抓住人們的注意力。片中吸特樂不是一名被模仿過度的瘋子,與人們遙不可及的對象,而是一位真實卻有點偏執但話語充滿誘惑力,使人想通往同一路徑的領導人,原本看似的搞笑卻轉為一種真實。重新比擬了二戰前的德國的情況,讓人不寒而慄一個看似罪大惡極、恐怖、極端的存在其實竟然也是如此平常到只要社會稍稍傾斜,就可能再度發生同樣的狀況。
(圖:IMDb)
為什麼德國的右派會興起?從吸特樂回來便能夠看出端倪,導演大衛‧溫德將假定的情境帶入現實的社會中,將吸特樂帶上街頭與群眾互動,並如拍攝紀錄片的形式在電影中穿插吸特樂與民眾的訪談,讓演員與民眾互動,談政治問題、族群問題、工作問題、生活問題等等,指向民眾渴望著能有一個強力的領導帶著他們走出困境,而吸特樂變成為了那個化生。電影中虛實交錯,情境的假設是虛偽但是民眾的心聲卻是真實,在搞笑、幽默的背後豎立著讓人不安的事實,將吸特樂形象化、架空化,看似重現德國二戰前的樣貌,卻又為現代社會的難題發聲。
(圖:punchline.asia)
《吸特樂回來了》暗示著歷史重新上演的可能性,而真正清醒之人則被關入瘋人院。群眾從感受荒謬、搞笑、嘲諷到逐漸的認同,吸特樂再度掌握權力並試圖進行其未盡之業,社群的邊界明顯、排斥他人、製造對立衝突從原本遙不可及變得貼近,原本看似歷史之誤、例外以及瘋狂的二戰行徑則成為現代社會的隱憂,那些教導過、認知的惡是不可執行的,卻在社會中開始運轉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