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名音樂錄影帶導演周格泰首次執導的長片電影,影片中參入了如“慢鏡頭大特寫”、“風格化的人物表演鏡頭“等在電視和音樂錄影帶等短片中常可見得的手法,也因此讓這部電影就像是一部超長的音樂錄影帶一般,就如同是從一個個小點逐漸擴展開來形成一個大畫面的暈染一樣,而片中細緻的光影呈現、環環到位的美術設定等,都為這部極具風格化的導演處女作增添了不少的亮點。
(圖片來源:Facebook 五月一號官方粉絲團)
本片的故事架構建構在兩個不同年代的十七歲上,十七歲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青澀,也最橫衝直撞的年紀,十七歲的人憧憬著未來,而有了年紀的人們也幻想著能否回到十七歲,十七歲裡滿載著年少時的酸甜苦辣,是一段你想抹滅,卻也捨不得抹滅的日子。劇中的情感橫跨了兩個世代,林克銘在十七歲時曾因為衝動而被迫捨棄掉了一段才剛萌芽的感情,雖然在他中年時偶然又有了再相遇的機會,卻早已物是人非,唯一剩下的只有當年那曾以為沒被回應的歌詞翻譯紙、那段青澀不成熟的印記,以及十七歲裡永遠的那首歌。中年林克銘的人生失意對比起年少林克銘的狂放不羈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之一,呈現出了人生中赤裸且殘酷的現實,表現出了一個從滿懷希望到逐漸妥協、變質的人生過程。
(圖片來源:Facebook 五月一號官方粉絲團)
導演在影片中使用了“學校“這個建築作為連接兩個世代的核心元素,同樣是學校,但教室中的課桌椅卻早已從木桌椅換成了現代化的鐵製桌椅,學校從權威極權的象徵變為自由開放的青春校園,在影像色調上,舊世代的畫面中較偏灰矇的黃色而對比的新世代則是較為明亮的藍綠色調,作者在這些細細小小的環節上可說是處理得很到位,也因這些細節讓兩個年代的距離感更加的分明,也使這整部片顯得更加精緻。
(圖片來源:Facebook 五月一號官方粉絲團)
這是一部沒有一個人最後能如願的“真實電影“,林克銘最後還是無法與王蕾在一起,只能靠著僅剩的回憶咀嚼過去的甜;王蕾最後還是沒有送出和林克銘聯繫的那封信,而她也許也再無機會親自和他見面;沈亦白最終還是與好姐妹鬧翻,本來想在一起的男孩也沒有如願在一起,而也不可能真的讓林克銘當他的爸爸。每個人都無法完全如自己的願,這也許就是真實人生的寫照,很多事情到了最後,總會有必須妥協無法如願的事,那是些每個人都必然要經歷的人生歷程,如同片中的歌詞所描述“小時候覺得聖誕樹好高好高”,但現在看卻不是那麼一回事,但記憶會將美好的一刻留下,因此我們才能懷念或許未來會遇見什麼事情,而那些回憶、那些記憶依然會讓我們想念。
(圖片來源:Facebook 五月一號官方粉絲團)
《五月一號》這部片展現出了了兩個世代細膩的社會氛圍,拍出了屬於兩個世代青少年所受到的不同壓抑,也藉由影像投射出了每個觀影者十七歲的青春寫照,那些在每個人十七歲時曾擁有的煩惱,而我們也藉著影片又再度回到了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