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看活屍電影,無非是想看主角超「OP」的威能以及如何在殭屍世界中存活。
但除了英雄色彩、噴不完的番茄醬和生存方式外,許多導演和作家也試圖用活屍電影來傳達道德觀念和批判社會。以下列舉一些活屍電影,和其中可能包含的意義:
1.【我家有個大屍兄】(Fido, 2007)
簡介:電影的背景是在50年代的一個鄉下小鎮,忽然有天颳起宇宙沙塵暴和輻射線,把原本在墳墓裡的屍體都變成活屍開始到處吃人,直到某公司研發出能夠控制殭屍的項圈,讓活屍成為溫馴的家庭幫手。主角是一名小男孩,他幫能陪他玩丟球的活屍取了名字”Fido” 。直到有一天,Fido的項圈壞了,它開始到處吃人,小男孩和他的好朋友將面對的是一連串無情的打擊和分離……
想告訴人們的事:
這部片雖然不離殭屍電影的公式,但是在公式中發展出另一套溫馨感人的家庭劇,充滿了夫妻間的失和、丈夫的不負責任和小孩的叛逆。這部電影最大的諷喻對象就是人,尤其是片子中的父親,比起父親的不負責任,殭屍還比父親更可靠,比父親更像是一個「活著」的人,也隱喻了現代家庭關係的冷漠。
2.【活屍日記】(Diary of the Dead, 2008)
簡介:一群大學生正在籌拍畢業影片,從新聞得知某地區有活屍出沒,於是他們決定前往該地進行拍攝。許多學生被吃掉或變成活屍,剩下的人必須躲過活屍的攻擊。主角傑森決定利用手上的錄影機拍下整個過程,並放在網路上讓大家知道。
想告訴人們的事:
這部電影是由有「恐怖電影的莎士比亞」之稱的喬治‧羅梅洛(George Romero)所執導。他想要讓觀眾去思考,當今DV、內建攝影功能的手機氾濫,人人都能製造影像,這樣資訊爆炸、資訊混亂的現象究竟是好是壞?同時他也批判了新聞媒體製造假新聞、為了新聞不擇手段的惡劣行徑;
3.【屍樂園】(Zombieland, 2009)
簡介:在殭屍世界降臨後,便一個人流浪,直到碰到一個殺殭屍的硬漢、一個少女和一個小女孩,他的生命開始出現變化。
想告訴人們的事:
「大賣場」和「商店」是最常出現在活 電影中的場景,常常是一群倖存者躲藏的地點。主角一行人在購物商場裡面嬉戲,活屍彷彿不存在一般,有影評人就認為,「購物商場」的物質慾望讓人麻痺,完全無視眼前的危機
4.【活人牲吃】(Shaun of the Dead, 2004)
簡介:男主角行屍走肉般在正常的世界中生活,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事,對周遭事物毫不在乎,活屍降臨了也渾然未覺,直到有活屍攻擊他,他才知道完蛋了。他救出他的女朋友,並和一群朋友躲在酒吧中,但活屍攻破酒吧,主角一行人危在旦夕…
想告訴人們的事:
雖然這是一部相當幽默的活屍片,但它的意義卻很深。當一群活屍圍攻男主角所在的酒吧時,男主角的朋友還在為女人和主角吵架,非但沒有幫忙抵抗,還扯後腿。不只【活人牲吃】如此,很多活屍的作品,如知名影集【陰屍路】,都告訴我們,人類即使身處危機,仍然還是會對立、爭執甚至仇視,所以即便是在安全的地方都會比外面殭屍橫行的地方更危險。
雖然活屍電影充滿血腥、暴力和濃濃的英雄主義,但也傳達了許多道德觀。或許電影想告訴我們,活屍並不恐怖,令人畏懼的,其實是人類在遭逢危難時仍自私自利、勾心鬥角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