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The Judge)2014
【劇情簡介】
西北大學法學院畢業,身為律師的兒子,為涉嫌謀殺的法官父親進行辯護,卻是嚴峻的父子關係,成了辯護過程中的逆流。
【想像力的迷走神經】
這是一個父子的故事,《大法官》有著父子關係的家庭戲,也有辯論攻防的法庭戲,我們有理由相信略顯僵化矯情的故事,仰賴兩位主要演員的優秀表現,整體得到平衡。
父子關係永遠是劇情片當中,描寫難度相當高的題材之一,《大法官》當中的父子關係,著墨於親子之間因為事件造成的衝突,隨著時間由點、線、面,乃至於立場,演變成價值觀的對立,具備如此程度的父子故事,加上兩位主要演員出色的詮釋,已經足以在百餘分鐘內打動觀眾的心,然而,也僅限於百餘分鐘內的感動,像是看著哭過的面紙,想不起來為何而流淚。
父親的愛,像是心臟的支架,骨骼的鋼釘,生硬且不自然的矯正,令人不悅,又不得不承認屬於一種續命的愛,卻是明白需要時間,卻是明白了也未必能坦然接受,這些是《大法官》的父子關係仍可以發展的空間,感觸深刻的影友更可以用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發想補足。
【幾句對白幾個念頭】
「你心中最優秀的律師,你選擇了曾經共事的人,而我,選擇你。」這是《大法官》裡面父親對兒子所說的對白。遲來的肯定與情意,使我們聯想各種身份的男性:父親、兒子、男朋友,老公、主管、男同事,往往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老愛想著回覆解決問題的答案,難道他們都看不見事情旁邊也繫著人的感受嗎?我們相信心理學家已經闡述過太多這方面的觀察,《大法官》這類的橋段也許嘗試告訴我們,期待頑固的男人表情達意,恐怕只能抱持著了勝於無的心態才會讓自己的內心好受一些,遲來的肯定也呼應老外常說的:Better than never。
此外,《大法官》這個故事亦讓我們想起,每位遊子,也許是期待已久,也許是種種的不得不,自有其離開家鄉出外奮鬥的動機,動機固然不同,卻都懷有離鄉背井的相同心情,一旦有機會回到家鄉,內心萬般感觸一湧而上,容易讓人淹沒在回憶裡。
【意猶未盡再來一杯】
《大法官》當中兒子替父親於法庭上辯護的段子,讓我們想起香港經典電影《法內情》(The Unwritten Law, 1985),劉德華所飾演的律師人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替親生母親辯護,一段劇力萬鈞的對白:「根據大英律例,親屬關係不得委任辯護。」曾經如此扣人心弦。到底可不可以為父母親出庭辯護?也許我們姑且以戲劇視之,就現行刑事訴訟法並無此項限制,戲劇與現實,留給影友們玩味。
《大法官》(The Judge)2014